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潘華清
異軍突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了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流。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全新產業,新能源汽車企業亟需包括工程設計、試驗維護及售后維修等在內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因此,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適應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是高職院校應有的義務。而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提高該專業人才綜合職業素養的重要前提。但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仍處于摸索階段,仍缺乏科學性,并存在滯后性。高職院校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優勢,基于云平臺構建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體系。
在“互聯網+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出現了翻轉課堂、智慧課堂等多種新型課堂,它們都是基于云平臺構建起來的信息化課堂。信息化課堂借助微課、視頻、動畫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從封閉轉變為開放、從線下延伸至線上、從講授轉變為指導,充分利用高職學生的碎片化時間。
教師在保證課程知識和技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將關鍵知識點、技能點制作成短小、針對性強的微課視頻,供高職學生在課前自學時自主下載和觀看,并完成線上交流互動。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課前自學成果進行考核,注重對其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在課后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網上的資料、參與線上討論、觀看視頻講座等方式進一步完成知識鞏固和吸收,在內化知識的同時獲得技能的提升。在智慧教育理念引領及傳統課堂和互聯網深度融合背景下,借助云平臺構建全新智慧學習空間,學生的個性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課堂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態過程,課堂教學變得更精準、更豐富、更高效。
要想構建科學合理的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高職院校首先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需求進行深入調研分析,并對就業崗位進行市場調研。然后在工學結合理念指導下構建具體化、專業化的學習領域,完成專業課程模塊化的重構,并確定系統化、職業化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確立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塊、課程及對應知識點和技能點見表1所列。
建立課程體系之后,高職院校還要注重每門課程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鑒于當前部分高職教師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力較弱的現狀,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多媒體教學資源數據庫的建設,提高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為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提供多元化教學資源,并要致力于實用性強、針對性強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開發,實現高質量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校內共享。高職院校還需要加強網絡課程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利用,包括數據庫、電子期刊、電子論壇等在內的海量網絡信息資源,促進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的信息化進程,助力傳統教學的信息化改革,利用網絡云平臺這一交互空間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及新能源汽車專業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實踐課程是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實踐課程教學效率,高職院校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綜合測控教學實驗平臺和智能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建設,構建信息化測控智慧課堂,幫助學生在模擬實訓過程中提高故障分析和檢測診斷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技能,促進他們綜合職業素養的有效提升。
課程內容的順利實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的有力支撐。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提升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起擁有較強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師資退伍,高職院校需要采取多樣化策略。首先,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需要做好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規劃,將信息化教學作為提升高職教師教學能力的重點;其次,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專業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從實施信息化教學所需的基本信息技術能力,有效利用、開發教學資源及構建基于云平臺的全新教學模式能力等方面著手,采取集中培訓、短期特訓、網絡培訓等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具體的培訓工作,促進他們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逐步提升;再者,高職院校需要為
教師提供有益于其專業發展的網絡平臺,以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表1 設立的教學模塊、課程名稱及對應的知識點和技能點
可見,基于云平臺的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構建的課程體系,是“互聯網+教育”在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中的實踐,是提升高職學生綜合職業技能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在基于課程體系重構、開發優質網絡課程資源、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過程中不斷進行有益探索,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為新能源汽車行業輸送更多優質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