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王文 安娜
摘 要:作者通過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大學畢業生近十年來的就業創業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結合相關用人單位走訪調研的相關數據進行比對研究,提出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措施研究,以期待對這些問題能夠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并加以解決。
關鍵詞: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和創業;解決對策
一、地方高校大學畢業生發展現狀和面臨問題
以河北省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為例,作者調研近十年的大學畢業生創業和就業數據后,發現存在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專業優秀人才偏少,培養周期較長制約發展
專業優秀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定的培養周期,特別是作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等長期在一線工作的從業人員,雖然應聘時企業對于他們的基本業務水平和文化知識要求的十分具體和嚴格,已經做到了優中選精,但是由于一開始就在一線從事基礎工作,條件往往最艱苦,工作任務簡單繁重,對于剛剛走出大學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個適應時間的問題。如此長時間的進行人才培養勢必要求學生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以及時時刻刻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但我們現在的學生大多是80后和90后,獨生子女偏多,從小享受父母溺愛和呵護,對于社會一無所知。因此想要成為一個專業的優秀的人才,對于剛剛畢業的年輕大學生來說,這條道路十分漫長艱辛并且任重道遠。
(二)大學生畢業生區域性強,流動性大
地方類高校學生一般具有很強的地域色彩。以河北省的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生為例,80%的學生都來自于河北省,這些學生畢業后往往不愿意前往經濟比較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對于北上廣深的追求也隨著這些城市生活壓力的增大變得越來越變弱,大部分學生對于剛剛找到的工作普遍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有長期在一個地方扎實工作的決心。特別是遇到薪資待遇、發展前景等制約學生發展的問題時,往往變得十分脆弱。有些學生在外地工作一段時間后,在家庭和生活的壓力下,選擇回到家鄉,甚至有些學生從事一些不符合專業發展但短期內能看到收益的行業,這些問題都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方面面臨的問題。
(三)性別歧視依舊存在,對于女大學生就業應格外關注
女性就業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以往的就業工作中,普通專業的女大學生這個群體并沒有太大差異,但對于一些工科專業,例如機械類和建筑類的女大學生,也存在明顯的就業歧視。我們應特別關注這些女大學生在實習和就業的過程會出現哪些問題,對于一些專業的女生應該在校期間進行相應的輔導,讓他們轉變就業創業觀念,到一些女性就業多的部門應聘。
(四)國家整體就業形勢明顯向好,但大學生對于政策知之甚少
近些年,隨著國家整體形勢向好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各個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各地逐步出臺了很多利用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和法規,例如天津市出臺政策,天津放寬落戶政策引進人才,30周歲以下的大專生可申請按照天津市以前的規定,天津市全日制專科(含高職)類的畢業生,在畢業2年內可以辦理天津戶口。特別是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和河北省雄安新區的規劃初步形成,京津冀地區各行各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各大企業對于畢業生需求量大,要求逐步降低。但學生了解度不高,尤其是高校在充分準備后舉辦的招聘會,往往是企業十分認真滿心期待,但是學生參與度不高。或者學生參與后對于結果不是十分重視。
(五)畢業后創業成功率低,創業成為一種理想
國家出臺很多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不容樂觀。首先大學生對于創業還停留在開辦中小企業的層面上,沒有認識到其實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創辦小微企業才是最現實的。其次,沒有資金支持。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為例,大部分學生出自農村,他們上學的學雜費大部分都是家長在外打工后得來的,根本沒有創業的資金,部分學生擔心貸款創業一旦失敗,可能給家庭面臨滅頂之災。還有一些學生決定鋌而走險,嘗試各種各樣的套路貸和網絡貸款,創業失敗后背負高額利息,甚至發生舉家還債和跳樓自殺等惡性事件,這些問題被當做反面的教材寫進課本,使得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更加不敢輕易嘗試創業。根據作者的調研發現,地方高校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成功率僅有1.5%。
(六)全社會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關注度不夠
國家培養人才的模式是循序漸進的模式,好多人認為大學生畢業后就應該到社會上去參加就業和創業的活動。但是我們之前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存在一個過渡期,在大學期間,有的孩子渡過了過渡期,有相當一部分的孩子沒有渡過這個過渡期。如何建立剛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的培訓機制?這該怎么辦?哪個部門牽頭做這個事,沒有明確的說法和政策。現行的教育大部分精力放在九年義務教育,但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畢業生,有沒有完整成體系的創業就業指導,成為我們高校就業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措施
(一)措施建議
1.學校、企業層面
改變學校要求學生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的老辦法,和企業特別是一些知名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以安全為前提的合同形式的約束下,成建制的將我們的高校學生輸送到用人單位進行生產實習,實習期滿后合格的學生企業負責全部留用,達到層面上推進就業的效果。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務必保證學生安全,給予學生享受在職職工同等的保險、醫療等相關福利,對學生進行入職教育,讓這一步消滅在學生畢業前。
2.教師層面
高校教師特別是輔導員、班主任等學生管理者更應該主動的走出去,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搞教育研究,而是多進行一些實地的調研,對于已經畢業的就業創業者和在校大學生中的小微企業的成功的創業者除進行實地的調研外,更應邀請他們回校講演或者以視頻、語音等形式截取精華部分,獲得第一手資料,返校后在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內加入第一手資料,發現講課中的問題,及時改進。
3.學生層面
學生在校期間首先應學好自身專業知識,除對自己所學專業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嘗試的創辦一些具有本專業特色的小微企業,在創建過程、技術支持等方面依托學校給予全方位的幫助。不要怕失敗,要勇于嘗試。還要使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并愿意在走向社會后到具有所學專業特色的企業。
(二)價值影響
1.學校、企業層面
不但要把人送過去,還要把企業優秀的領導者和技術人才請進來。聘任他們為學校的企業導師,這樣既能使企業的優秀人才對于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培養,又能接地氣的改變目前教學培養方案和企業需求不相符的現狀。
2.教師層面
教師層面可進一步擴大宣傳力度和推廣力度,并鼓勵其他教師研究這些內容,帶領學生廣泛參與實踐,對現階段取得的業績成果給予充分認可,形成廣泛影響力,推動提高學生參與其中的熱情和決心。
3.學生層面
建議參與調研工作的學生成員平衡課程學習與課余實踐的關系,將課程學習基礎夯實,在調研中實現理論研究的全面提升,并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同時建議學生成員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凸顯業務水平,并與廣大同學加強交流,鼓勵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生中間樹立榜樣。
三、結語
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提出了更新要求,特別是國家建設雄安新區等大背景下,河北省的高校更應該抓住機遇,探索新的模式,大膽的和企業合作,積極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在這一過程中,為他們提供幫助,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為新時代就業創業教育工作開創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白斌,張再生.基于政策工具視角的以創業拉動就業政策分析——基于政策文本的內容分析和定量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6(12).
[2]王子剛.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教育的要素分析[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