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摘 要:高中地理綜合性較強,既有很多需要背誦記憶的內容,也有與其他文科類科目不同的數理特點,因此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地理教材作為地理知識的載體,在高中地理教材改革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地理知識積累和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充分發揮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本文將對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提出幾點問題,希望能對相關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發。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理教材;改革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完善,高中地理教學工作中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地理素養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培養學生地理知識素養的重要工具,高中地理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實際教學效果。從教材改革角度出發,分析教材在教學活動中的意義,探究如何更好發揮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關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相關教育工作者一些啟發。
一、高中地理教材的意義
(一)高中地理教材的本質
高中地理教材作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直接來源,其本質更在于“學”而不在于“教”,其本質是為學生更好接收地理知識,培養地理素養而編寫。因此在教材編寫改革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學生根本需求出發,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教材時能夠讀懂學懂,讓學生對地理學科保持濃厚興趣。通過學生熟悉感興趣的材料來引進知識點,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有學習欲望,這將有利于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總之,地理教材的本質就是要有利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培養地理素養。
(二)教材對教學方式的引導性
雖然教材本質是為學生服務,但不能忽視他作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的作用。教學工作者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其教學方式也會受到教材的影響,教材內容的編排順序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生學習知識點時思考過程的啟發,也對教師教學方式選擇具有一定暗示引導作用,在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讓老師能夠更好把握教學手段及方法。
(三)教材在教學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高中地理教材作為新課標指導下的產物,它的意義遠不止課程標準執行者這么簡單,在地理教材編寫時除了滿足新課標規定知識覆蓋,還要再編排內容形式上有所創新,例如課本中的拓展內容、活動設計、作業等部分都應該體現出創新性,從學生興趣著手進行改革。
(四)地理教材的內涵
地理教材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只是一本課本這么簡單,還囊括了許多輔助工具,隨著時代的發展,教材所包含的含義比課本大了許多,除了基礎課本之外,還有隨書配備的光盤教材、地理圖冊、練習冊、教師指導用書、實驗器材、多媒體課件等等,全方位為高中地理教學工作服務。
(五)地理教材的時效性
地理教材依托于地理學的發展,因此具備時效性,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進步,地理教材也應當不斷進行內容校對改革。教材在信息時代有一定的滯后性,許多地理教材上的內容在今天看來時正確的可能到以后就是片面的,因此在教材編寫以及教學工作中要認識到教材的局限性,靈活調整教學內容保證時效性。
二、新課改教學理念下對高中地理教材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注重學生學習能力與地理素養的培養
高中地理教材作為學生地理學習的工具,應當具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功能,促進學生對問題現象進行深入探究,對所學習內容加深理解,自覺鞏固。除此之外教材應當彰顯育人觀,包括全球觀念、國家意識、民族精神、環境倫理、生存能力等等的培養與塑造,不要僅僅局限于原本知識范疇,注重學生學習能力與地理素養的培養。
(二)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要
高中地理教材應當以學生為本,為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要,地理教材應當體現出層次性,這個層次性不僅僅體現在知識內容的分層,對于技能、思考、作業、探究、活動等方面也應當體現出層次性,讓各層次需求學生都能夠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并熟練掌握。
(三)重視對地理話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探究
教材在揭示地理問題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的地理觀,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進行地理內容學習。高中地理教材要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地理問題的探究,讓學生把握地理學習的本質,從而對學生地理知識素養培養起到積極推動和示范作用。
(四)“質”、“量”結合
在高中地理教材不斷改革完善過程中,地理教材的內容形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從“量”上來講,如今的地理教材已經沒有以前那么繁瑣,不再追求對地理知識介紹的面面俱到,而是更加注重對“質”的體現。所謂“質”其實就是知識其中包含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實踐中應用等方面。要培養良好的地理素養,除了了解基礎的地理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對所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能夠依托學科知識建構自己的學科框架,形成科學的地理思維。而在教材改革中,編寫者在課標基礎下發揮創造性編寫多樣化地理教材,讓地理教材在對“質”的重視的同時,其實也在無形中形成了學生地理知識“量”的積累。
(五)啟發教師教學創新
教材知識呈現方式的多樣性啟發教師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除了傳統文字敘述、圖片展示等,還配備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學教具等,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具有創新性。通過影視資料、活動探究、典型案例、實地參觀、開放性問題討論等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性,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學生學習更加有效。
三、結語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重點在于對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地理知識素養的培養,地理教材作為地理知識的直接載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材的本質決定著它所應當滿足的需求,如何讓不同學生都可以從其中獲取到所需知識,培養學習能力提升學科素養是當下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最需要關心的問題。通過對以上關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幾個問題的探究,教材在扮演執行者的同時也要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倡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啟發教師創新性教學。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當下高中地理教材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種思路,形成從原來對知識“量”的學習到現在從地理學習“質”出發的演變;形成對原先單純的知識再現到如今注重地理知識整體把握交叉融合的演變;形成從單純獲取學習地理知識到與人類社會生活直接聯系思考應用遷移的演變。在教材改革方面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生地理素養培養,積極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滿足當代素質教育培養理念,希望在日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過程中能夠貫徹這一思想和培養理念,繼續發揚并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徐佳佳.可持續發展與地理教學[J].考試周刊.2017(39).
[2]許建偉.試論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A0).
[3]雷靜,魏春松.論地理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與趨勢[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版).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