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摘 要:在發展農產品的網絡營銷中, 人才是核心, 因而解決人才問題應當是最根本、最緊迫的。而由于當前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 嚴重的制約了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 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農產品; 網絡營銷; 人才培養
1農產品網絡營銷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1.1農產品網絡營銷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網絡營銷是指以互聯網為基礎, 使用新的營銷理念和營銷方式來促進買賣雙方的交易活動的實現。網絡營 銷不僅僅是指在網上銷售農產品, 更重要是利用網絡來搜索和發布農產品的相關購銷信息, 宣傳農產品相關企業的形象、推廣農產品的品牌等。農產品網絡營銷人員具 備以下最基本的能力。
( 1) 熟練掌握基本計算機應用知識。網絡營銷離不開利用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在互聯網上的農產品相關信息進 行收集、分析、處理、存儲、傳輸、發布等操作; 能熟練運用網絡信息交流工具, 如論壇、博客、專欄文章、郵件列表等; 并能對計算機最基本的通信故障能處理。
( 2)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互聯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資源, 如搜索引擎、網絡營銷工具、電子刊物、供求信息平臺、調查咨詢公司、專業媒體網站等。要學會根據營銷信息的傳播方式, 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為營銷成功搭建平臺。
( 3) 靈活商務技巧能力。網絡營銷的從業人員要能靈活運用專業社區、專業論壇、BBS、E- mail、郵件列表等網絡交流工具的方便性、及時性、經濟性、全天候、整合性等 特點, 加強與客戶進行商務信息的交流, 并加強與客戶的情感溝通, 消除顧客在買前的疑慮, 及時解決顧客在買后出現的問題, 這對培養顧客的忠誠度, 不斷擴大客戶群、拓展市場都有重大意義。
1.2專業的農產品網絡營銷人員應具備的能力
前面幾種能力僅僅是對農產品經營者進行網絡營銷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和要求, 作為一名普通的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為主、銷售為輔的農民來說, 借助 ICP 或政府部門提供的農產品專業網站從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已經 完全夠用了, 但如果作為一個專業的從事農產品網絡營銷平臺開發的技術人員則還要具備幾個能力。
( 1) 文字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是撰寫廣告策劃、營銷策劃的基本功。目前互聯網上傳播的主要是文字信息, 70%以上的網頁都是文字。在建設農產品營銷網站時, 需要準備大量適合農產品購買者特點的資料, 要讓網站內容適合搜索引擎檢索, 所有的內容都需要精心寫作。
( 2) 思考總結能力。網絡營銷工作絕非簡單的銷售, 比如, 網站訪問量統計分析是網絡營銷管理的基礎工作之一, 一個專業的農產品網絡營銷人員, 如果只能從統計數據中看出網站有多少人訪問, 訪問者來自哪里, 購買的產品數量和構成等信息是遠遠不夠的。要對基本數據進 一步分析, 歸納總結出深層次的問題, 才是專業網絡營銷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只有具備了思考總結的能力, 才有可能通過對實踐問題的分析總結, 發現農產品網絡營銷的一般規律, 更好地指導實踐。
2農民素質制約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實施
2.1傳統營銷觀念阻礙農產品的網絡營銷的推廣
而農產品進行網絡營銷則是近幾年內才出現的新事物, 要被廣大的農產品生產者和經銷者完全接受還有一定的困難。
( 1) 從利益角度來看, 目前我國農產品經銷者( 包含農產品的生產者) 更多的考慮是短期利益和自身利益, 開展農產品的網絡營銷活動, 需要一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投入, 因此在農產品進行網絡營銷的初級階段可能是低利潤甚至是虧損的經營, 短期利益不佳, 會使一部分的農產品的經營者望而卻步。
( 2) 從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企業的管理層來看, 大多數企業領導對網絡營銷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 甚至不能正確理解什么是網絡營銷, 僅僅認識網絡營銷就是網上銷售等, 有的管理者在了解到某些網絡商店虧損累累的現象后, 更放棄了開展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動力。
( 3) 從消費者來看, 不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出現的某些弊端, 使人們對新的東西總是過分理智化或帶有一種不信任感, 同時, 中國人的虛擬時空觀念尚沒有充分樹立, 人們寧可多花錢、多跑路、多費時間, 也要“眼見為實”, 這種心態制約了網絡營銷活動的發展。
3多途徑提高經營者素質, 促進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
3.1通過宣傳教育, 改變農民的傳統的思想觀念
通過宣傳與教育網絡營銷的知識, 使廣大農民了解當前網絡信息經濟發展的現狀, 認識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方式相比的優勢; 克服農民的小農意識的狹隘性、保守性、封閉性, 增強大市場的觀念。
3.2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 提高農民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商務技術的能力, 培養大量從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技術人才。
( 1) 加大農村職業教育投資力度。充分利用市場經濟規則, 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導, 社會、相關企業以及農民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建立多種農村職業教育的方式, 如農業類職業技術學校( 院) 、農村各種技術培訓班、農民夜校等, 為農民進行相關技術培訓和學習提供多種渠道。
( 2) 建立多層次的完善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農村職業教育的對象非常廣泛, 對于現有的從事農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 開展各種知識的培訓班, 對于在校就讀但立志返鄉服務的學生, 則通過專業的職業技術教育, 培訓具有中等技術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無論采取那種教育方 式, 對他們不僅要講授農業的生產技術, 也要講授現代信息技術和商務技術知識, 尤其是在改變那種重農業生產技術教育, 輕農業經營管理知識教育的不合理局面, 全面提高農村從業人員的科技素質水平, 為將來從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打下理論知識基礎。
( 3) 加強農村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高素質的農村教育師資隊伍, 是保障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前提。政府可以制定相應原優惠措施加強農村師資隊伍的建設, 改變當前農村職業教育中教師結構不合理的情況。
3.3制定多種激勵政策, 促進知識青年返鄉服務
實施農產品的網絡營銷必須要有一批較高綜合素質的從業人員, 但通過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現在農村 18~35歲年青農民大部分都外出到沿海地區打工或進城務工, 要大力推廣農產品的網絡營銷就離不開他們的參與, 因為他們受到過較高的教育, 容易授受新觀念、新事務、樂意學習新技術, 更渴求尋找一條新的致富之路。農業的主管部門要對這部分人群多提供網絡營銷技術培訓的機會; 對于真正從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的人員提供一定的物質支持, 如農村網絡建設, 為農戶優惠提供計算機設備等; 建立本地的農產品的信息網站, 方便廣大農民在網站上收集和發布農產品的信息, 有條件的地區甚至可以建設農產品的交易平臺, 直接促進農產品的網上交易。
3.4利用農產品營銷合作組織的專業人才統一開展本地產品的網絡營銷
為了解決當前農產品營銷人員不足的問題, 尤其是能從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人員極度缺乏, 在農村以一定的生產區域或某種農產品來組織專門從事營銷的合作組 織, 在合作組織中設置網絡營銷的專業人員, 統計實施本地區的農產品信息網站的建設與維護、農產品生產與銷 售的信息發布等, 這樣即可解決網絡營銷人才的短缺, 也可大大提高農產品網絡營銷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淑祥.農產品網絡營銷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06, 16, (3).
[2]岳培榮.從農民教育入手解決農業發展問題的思考[J].山西高 等學校社科學報, 2006, (6) .
[3]李蕊倩, 王建明, 呂小英.關于提高農民素質的幾點思考[J].生產力研究, 20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