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妹


摘 要: 截止目前,華北地區創業板上市公司共計121家,主要是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的經營都面臨著各種風險。這些企業的融資結構與企業風險之間是否有聯系,本文通過實證研究華北地區創業板上市公司融資結構與企業償債、盈利、運營等各方面風險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并給出建議。
關鍵詞: 華北地區創業板上市公司;融資結構;風險
一、研究背景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在資本市場有著重要的位置。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截止目前,創業板已經擁有729家上市公司。2018年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中對創業板公司的上市條件、暫停、恢復、終止上市條件都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創業型中小企業除了要應對來自外部的法律法規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產業風險之外,還要應對來自內部的戰略風險、運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那么融資結構是否會影響企業的風險?為了能讓企業合理規避一些風險,能夠長久生存下去,融資結構的選擇顯得比較重要。
二、融資方式簡介
企業融資的渠道它可以分為兩類: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創業板公司IPO之后的融資方式按照來源可分為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兩種。內部融資成本相對較低、風險最小、使用靈活自主。以內部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的企業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但是內部融資受公司盈利能力及積累的影響,融資規模受到較大的制約,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融資,并且分配股利的比例會受到某些股東的限制。選擇債務融資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還會給投資者帶來“財務杠桿效應”。但是債務融資一般成本比較高并且限制較多,企業會面臨較大的還款壓力。那么如何選擇融資方式、選擇什么樣的融資結構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風險呢。
三、實證研究
1、研究假設
企業風險與企業的融資結構有關。企業風險度量指標分別選取了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
盈利能力:總資產報酬率、營運能力:總資產周轉率、企業現金到期債務比:企業經營現金凈流入與本期到期的當期債務和應付票據總額的比
2、樣本選擇
本文選取了華北地區44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選取了這44家上市公司2015-2017三年的面板數據,樣本數據來自巨潮數據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年報。
3、變量設計
(1)解釋變量
①內部融資(X1)=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②股權融資(X2)=股本+資本公積
③債權融資(X3)=短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借款
(2)被解釋變量
①償債能力(Y1):資產負債率
②盈利能力(Y2):總資產報酬率
③營運能力(Y3):總資產周轉率
④企業現金到期債務比(Y4):企業經營現金凈流入與本期到期的當期債務和應付票據總額的比
(3)控制變量
在研究融資結構與企業風險之間關系的模型中,還存在著其他對企業風險具有影響的變量,因為他們不屬于本文研究的自變量范圍,所以將其定為控制變量。
①企業規模(X4):ln(主營業務收入)
②收現能力(X5):現金及現金凈增加額/主營業務收入
③企業上市年限(X5):上市開始年份至2018的年限
4、為了研究融資結構與企業風險之間的相關關系,并且基于以上假設,我們建立以下數學模型:
i=1,2,3,…..n? ? 表示第i個個體,樣本共有n個個體,
N=1,2,3,4? ? ? 表示第N個被解釋變量,模型中共有4個被解釋變量
5、基于融資結構與企業風險的描述性統計(統計軟件SPSS運行結果)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創業板上市公司在選擇融資方式時主要采取的是股權融資,均值在六成以上。很少采取的是債權融資,均值只有一成多。
6、基于融資結構與企業風險的回歸分析(統計軟件SPSS運行結果)
使用SPSS軟件,根據我們建立的模型,分別以企業上市年限, 內部融資, 收現能力, 企業規模, 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為自變量對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企業現金到期債務比進行了回歸。
表中的數據表示的是融資結構與風險的回歸分析,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的R2分別為0.771和0.654,F值分別為70.202和39.312,通過了F檢驗和T檢驗,模型是顯著的,并且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具有很好的解釋作用。但是融資結構對營運能力和企業現金到期債務比不能進行很好的說明,沒有通過檢驗。
對于通過檢驗的兩個風險回歸的結果為:
上述回歸結果中我們可以發現,融資結構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都是正數,其中債權融資企業的償債能力影響是最大的。而融資結構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卻都是負數,說明無論采取哪種融資方式都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但是其中內源融資的影響相對來說較小,所以在其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采取內源融資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另外兩個被解釋變量營運能力和企業現金到期債務比都不能被很好的說明,回歸的結果顯示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影響,也就是融資結構對這兩個風險沒有太大影響。
四、實證結論與建議
結論顯示華北地區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對企業的風險是有影響的,主要通過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表現出來,對企業的營運能力、現金到期債務比影響不大。并且對償債能力的影響是正面的,對盈利能力的影響是負面的。綜合實證結論對華北地區創業板上市公司我們給出以下建議:1、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債務融資比例,提高債權融資額度,充分利用其財務杠桿效應;2、繼續加強內源融資使用,充分調動企業的積累能力;3、盡量拓展企業的融資途徑。
參考文獻
[1]王莉,胡旭微.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的選擇-基于融資效率的實證分析[J].資本運營,2012,(11):163~164.
[2]Frederic S.Mishkin,Stanley G,Eakins.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