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鋒
摘? 要:水文監測工作問題的有效解決,一方面為水文監測奠定了更加扎實的技術與設備基礎,使得后續信息化管理平臺得以有效構建,進一步增強了水資源數據的可控性;另一方面,憑借高素質監督團隊,更便于提前發覺水文環境潛在風險,以便及時提供解決方案,降低對周邊環境的損害。本文基于水文監測工作落實意義展開分析,在明確常見問題與對策同時,期望為后續水文監測工作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水文監測;常見問題;解決對策
水資源是維持我國民眾生存的必要前提,更是生活環境中最常接觸的資源類型。站在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為避免水資源污染與洪水風險對地區居民生活造成影響,水文監測系統的構建能夠更詳細的體現地區水環境的狀況,使地方水源的可控性得以增強。因此,水文監測工作必須得以重視。
1 水文監測工作落實意義
水文監督工作是基于我國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衍生的資源管理系統。在監督工作開展期間,不但能夠借助實時化的數據采集平臺,判斷地方水環境變化趨勢,以便為可能出現的洪水等自然災害,提供詳細的防治方案,避免對地區居民的生活與工作造成影響,同時憑借水環境監測系統,更便于識別地方水環境污染狀況,使污染問題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避免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問題。由此可見,水文監測平臺的構建能夠為地方水資源管理部門提供更完善的數據審核渠道,使得地區水土資源優勢的保持,為后續生態城市等理念的落實奠定更扎實的基礎,而且憑借完善且嚴謹的管理制度,更便于維持水資源管理的效率與質量,使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得以延續。
2 水文監測工作中常見問題
2.1 水文監測設備陳舊
根據水文監測工作調查資料可知,工作重視程度的不去與財政薄弱是水文監測設備跟不上發展進程的主要原因。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設備陳舊極大限制了水文監測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使地區水資源管理難以得到真正的保障,同時陳舊的設備體系難以保障其運轉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在后續工作開展期間,更無法為網絡信息化平臺提供更好的技術拓展渠道。而站在測洪能力角度來看,多數水文監測站仍采用的浮標測洪法,同樣影響了信息數據的采集準確度,使得數據分析與核查難以得到保障,也勢必會影響監測工作的質量。
2.2 水文監測技術落后
根據以往資料可知,我國多數地區仍在沿用傳統測深桿等技術對水文環境進行監測,雖然能夠滿足基本的水文環境數據采集要求,但是從數據實用性的角度來看,此類數據采集卻不適用于大范圍的水文環境監測,無法對地區水資源質量進行檢測,使得水文檢測技術的實用性難以滿足現代工作需求。同時,測深桿需有工作人員現場記錄數據,出于環境與個人因素影響,極易導致數據記錄出現偏差,如此在分析地區可能出現的水資源風險時,便極易因為數據的偏差導致審核錯誤,無法及時有效的發覺潛在風險。另外,在測深桿等技術落實期間,水文監測工作的效率性較低,脫離了現代城市功能服務理念的要求,同時更無法為后續數據的采集與存儲提供任何幫助,在定時監測工作中,極易增加管理人員的壓力,使測算數據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伴隨網絡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此類技術也勢必會影響水文工作的社會效益,使得地方經濟與功能體系的構建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2.3 監測人員素質較低
水文監測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文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自身能力,但是當前很多的水文監測人員綜合素質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水文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主要表現為水文監測人員不能與時俱進,在業務技術、思想政治、以及職業道德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缺陷,使得水文監測的技術水平受到限制,再加上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著晚測、漏測、誤測等現象,使得水文監測資料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對以后的防災減災工作產生了不利影響。
3 水文監測工作問題解決對策
水文監測系統是全方位監控地方水環境質量的平臺,更是判定水文環境風險最重要的數據處理核心。根據以往水文監測問題可知,在技術優化過程中,應著重對數據處理設備與調控技術進行優化,使數據提取與監測的全面性得以提升,同時還需要擬定嚴謹的管理制度,構建高素質團隊,才能使水文監測系統持續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
3.1 建立高素質水準團隊
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職工隊伍,從職稱、學歷、技能等方面入手,對人才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從整體上提高水文監測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并且要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責任意識,以滿足水文監測工作的實際需要;同時,還要注重對領導隊伍的建設工作,提高領導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具體來說就是要加強對領導隊伍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以及能力建設等。
3.2 增強技術與設備應用
水文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監測技術和檢測設備,當前水文監測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監測技術和檢測設備相對落后,已經漸漸無法滿足監測工作的實際需要,因此必須要積極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具體來說就是要積極引進包括雷達、衛星等在內的多種遙感和遙測手段,提高水文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時效,以滿足水利工程管理和建設、以及防汛抗旱指揮的需要。同時還要積極引進有關測深、測速、以及取沙等工作的新技術和新設備,有效解決泥沙、流量測驗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3 提供規范化管理制度
在規范管理制度期間,需要聘用進行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積極健全和完善質量監督隊伍,并制定質量監督管理制度,保證質量管理辦法和評定標準的可行性,同時還要建立健全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來說要想實現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要建立上級抽查、同級互查、以及基層自查的管理體系,從根本上保證水文監測工作的質量;要堅持預防為主和事后監督的管理方針;加強技術指導和管理工作,提前做好汛期前的準備工作,推動水文監測質量的升級。
4 結束語
水文監測系統問題解決對策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地方水資源管理提供更完善的數據采集平臺,借由先進的設備與技術,更迅速的判定水資源數據變化,同時憑借水文監測管理制度,更便于管控地區水文環境,為可能出現的洪水災害,提供更詳細且更有效的管理方案。故而,在論述關于水文監測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期間,必須明確水文監測工作的特點與難點,并根據相關資料擬定詳細且有效的管理方案,才能為后續水文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立娟.關于水文監測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6(5):5-5.
[2]梁潔.水文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6):139-139.
[3]胡夢茜,盧文雍.淺談提高水文監測質量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9):229-229.
[4]渠磊.水文地質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城市地理,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