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鳳

【摘 要】目的:分析在內科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后,內科護理工作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院內科的50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選取的所有護理人員隨機分配到采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優質管理組25人和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的常規管理組25人。對兩組護理人員施行不同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和培訓,然后對比兩種管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的認知能力評分和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評分。結果:在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不論是在護理的認知度上還是在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上,優質管理組均優于常規管理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認知水平,有利于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對患者在我院的治療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內科;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 R239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292-01
優質的護理模式要時刻以患者為中心,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將護理工作的責任進一步落實,深入的研究護理內涵,進而提升整個護理工作的質量。內科作為我院的一個重要科室,病人既有小孩也有老人,而且每位患者的患病情況都不相同,這就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備豐富的護理知識,還要熟悉內科各種疾病在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要選取怎樣的護理方式才能有效提高我院護理工作的整體水平是目前的一個重點研究課題。本文通過對比常規管理模式和優質管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的變化,得到以下的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我院的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和消化內科中選擇50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所有人員隨機分為常規管理組25人和優質管理組25人。優質管理組中護理人員學歷:中專8名,大專10名,本科7名,工作時間1—15年,主管護師2名,護師5名,護理人員18名。常規管理組護理人員學歷:中專9名,大專9名,本科7名,工作時間1—14年,主管護師2名,護師6名,護理人員17名。兩組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學歷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常規管理組的護理人員施行常規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職責的劃分、護理工作的安排以及績效考核工作等。對優質管理組的護理人員施行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具體為以下管理內容。
1.2.1 分級管理。要結合內科護理的特點,并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年限等因素進行分級管理。根據護理專業的特點,任命工作時間在10年以上,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主管護師為護士長;任命工作時間在5年以上,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護師為組長;責任護士以及助理護士要選擇工作時間不超過3年的護理人員。
1.2.2 合理劃分護理人員的職責。護士長要盡到自己的管理職責,妥善地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同時還要做好與其它科室的溝通、協調工作。護理組長要積極地配合、協助護士長的工作,并對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此外,護理組長要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然后根據護理方案妥善安排護理人員,保證護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助理護士和其他護士人員要對病人的恢復情況密切關注。
1.2.3 嚴格監控護理質量。護士長要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總結,定期召開討論會,探討工作中存在的護理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同時還要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知識,并對學習的內容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計入護理人員的績效中,對表現好的人給予一定的獎勵。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人員的認知情況進行統計和評價,主要從護理知識、護理態度、護理行為等方面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認知度越高。最后對患者在生活和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滿意度進行調查,以100分為滿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
2 結果
2.1 認知能力對比 通過對比優質護理管理和常規護理管理,發現優質護理組在護理相關知識、態度、行為以及管理環境等各方面評分均高于常規管理組(P<0.05)。
2.2 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患者對護理人員在生活和心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滿意度評分,都是優質護理組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
3 討論
作為我院重要的科室,內科患者的疾病類型較多,病情變化較快,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有專業的護理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研究結果表明優質管理組在管理的各個方面評分都高于常規管理組(P<0.05),患者在生活、心理和健康教育中的評價,也是優質管理組高于常規管理組。因此我們了解到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護理人員的認知能力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研究表明,在內科實施優質護理管理工作必須要秉承優質的護理理念,按照崗位的不同對護理人員進行相應的管理,把管理責任切實落實到個人。護士長要對整個科室的護理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把控。責任護士組長要配合好護士長的工作,同時安排好對每個患者的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責任護士要在飲食、心理等方面多注意患者的變化,做好護理的基礎工作。采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是:(1)護理部對護理人員進行基礎知識的培訓,讓護理人員明確在工作中哪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客觀評價,同時還要進行規章制度的學習。(2)患者住院過程也需要護理人員的協助?;颊呷朐汉螅o理人員要做好接待工作,協助患者辦理入院手續,讓患者了解內科的規章制度,知道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和作息。
通過文章的研究筆者認為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內科的護理水平,得到患者的高度認可,這種優質的護理管理模式值得被推廣應用到其他科室。
參考文獻
[1]王艷惠.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02):172-174.
[2]武海霞.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18):2369-2370.
[3]劉梅紅.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3,22(06):936-937.
[4]劉昭君,岳仕鴻,錢涵,王金紅.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09):54-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