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明
【摘 要】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閱讀能力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語文學習水平,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課外閱讀格外重要。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要努力在課堂上聽取教師的講解,師生配合,構建語文課外閱讀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高效課堂
閱讀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難點,導致很多學生由于閱讀水平差而影響了語文成績,因此,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便成為了教師的一大任務。課堂不僅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陣地,更是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水平的主戰場,高效課堂的構建逐漸受到學校和家長等多方的廣泛關注,語文課外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研究重點。在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今天,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摸索構建高效課外閱讀課堂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內涵和綜合素養,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
一、向學生明確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若要構建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高效課堂,必須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作為教師的教學方向,以便教學時參考。教師若要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則需要將教學目標細化,比如:劃分為教師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目標和課程目標等。學生是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教學目標的制定應以學生的學情為依據,而非以教師為中心,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把教學目標與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學生的閱讀能力相結合,要考慮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不能盲目制定高目標。同時,由于課堂教學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考慮到教學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不能死板。
二、創造適當的教學情境
課外閱讀課堂教學是學生通過閱讀,品味和理解文章的過程。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探索作者的寫作原因和寫作情感,領會作品的隱藏信息,獲得靈感和啟發。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課堂教學中,為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抒發。因此,語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應自覺根據閱讀情境創造與課外閱讀內容密切相關的課堂氛圍。其次,同班學生在知識基礎和心理能力上會存在差異,教師在營造教學氛圍時,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需求,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照顧到所有學生的感受,針對學生不同的愛好與特點進行情境設計,營造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同時,除了各種教學設計外,自身的語言表達也應符合設置的情境,應富有感染力,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情感體驗,配合課堂氣氛,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含義,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教師改變傳統教育理念
傳統的教師灌輸式教學模式已不再符合新時代教育的要求,語文教師需要轉變教育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與學生和諧、友好、平等地相處,營造師生和諧的教學環境,啟發和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優化語文教學的效果。
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和開闊視野,這是一個長期而含蓄的過程,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時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收獲。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應重視學生通過閱讀獲得的情感收獲,同時創新評價觀念,以多種方式對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獲得知識的能力進行科學的評價。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構建高效課堂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在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果的多元化基礎上積累教學經驗。
四、教師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閱讀時間的安排。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合理配置課堂閱讀時間。傳統的課外閱讀課堂教學側重于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課外閱讀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為創造高效的課外閱讀課堂,必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學生預留閱讀時間是教師的責任所在,要用有限的時間確保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以確保學生有時間進行獨立閱讀和思考。教師應在保證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適當發揮引導作用,將“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效率,使課外閱讀教學效果達到預期。
五、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閱讀
課堂伊始,老師可以安排學生獨立閱讀文章,并結合文章的注釋,標記不理解的詞句。學生通過閱讀,便有了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這時可組織小組討論,探討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在其余的課堂時間里,教師集中學生的問題,給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為學生答疑解惑。通過不斷地引導,逐漸教會學生閱讀技巧,讓學生學會閱讀,使閱讀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擴展閱讀教學
課外閱讀教學對學生的促進和影響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可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與知識更新速度,根據課堂的文章內容,為學生推薦相關文章,進行課外擴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聯想力與創新能力。要做好課外閱讀的擴展,教師可收集與課堂閱讀教學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與學習過的文章進行對比和分析,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深入地理解不同作品。同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擴大閱讀范圍,通過良好的課內外閱讀結合,提高閱讀效率,建設高效課堂。
七、教師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語文教師具備的語文知識和專業素養對構建課外閱讀高效課堂有著重要意義。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決定著閱讀課堂效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越高,學生能夠從教師身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就越多,進步就越快,學習效率也就隨之提高。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更多起到引導的作用,為學生指明正確的方向。實際教學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保持學習狀態,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和涵養,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引進新教材和新的教學方法及理論,使用現代化教學模式等,做與時俱進的語文教師,創建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式和風格。
教師可創新閱讀教學方式,引進有效的課外閱讀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閱讀文章,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其課堂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學會教師傳授的閱讀技巧基礎上,得到自己的閱讀方法體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受文字的魅力。
根據學生課上的閱讀效果和反饋,教師要及時在每節課后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總結每節課的閱讀教學經驗,汲取失敗教訓,在下節課時調整教學方法,形成良好的教學反饋習慣。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基礎上有了更高的教學要求,作為高中階段的過渡教育,在學生教育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實現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是學生發展的要求,更是傳承人文精神的重要保證。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不斷創新課外閱讀教學方法,為實現高效的課外閱讀教學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羅志軍.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5
[2]向丹.探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2):49
[3]張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略談[J].發展導報,2017(37):11-03
[4]周士娟.針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47-48
[5]王麗影.初一語文閱讀教學預習目標設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