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琰琳(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通過多種研究方法對宜賓市興文二中學生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找出學生們的運動方式時間地點以及影響學生們運動的因素,總結出一套在校園體育運動中學生們如何預防校園體育傷害事故的方法,制定出面對傷害事故發生后的應急對策。
通過方法總結,應急對策制定來最大程度的避免“高中校園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最大程度的減小事故發生后的傷害系數,有效地保障學生運動員的人身安全,促進學生運動員健康成長,為我國高中校園體育事業夯實優秀強健的體育人才基礎。
宜賓市興文二中學生以及老師們為研究對象。
(1)觀察法。
通過走訪觀看興文二中新老校區公共體育運動場所(籃球場、足球場、田徑場、體育館)等場所,觀察學生的運動方式及受傷原因。
(2)訪談法。
走訪體育老師,了解普遍的傷害事故;走訪二中的學生們,了解其傷情和導致因素;收集老師和同學們對傷害事故的防治建議。
(3)文獻研究法。
檢索、分析和整理中國知網,萬方文獻上關于校園體育安全事故的防治、運動損傷等方面的文獻,為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4)問卷調查法。
通過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收集整理校園體育安全事故發生的現狀及原因方面的信息。
①樣本的抽?。簽榱颂岣邌柧淼臏蚀_性,本研究對二中學生共發放問卷樣本400份;

表1 問卷分布情況
②問卷的回收: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問卷360份,問卷回收率90%。有效問卷360份,有效率100%。
(1)學生方面。
①學生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的體育活動場地的布置極為簡單,學生運動前基本不會檢查場地,且有的同學認為準備活動只是一個課前形式,沒有必要放在心上,導致強烈運動前準備活動達到效果的人寥寥無幾,不能以最佳的身體狀態去迎接高運動量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表2 學生運動前對體育活動場地及其器材設施的檢查情況
準備活動不充分。準備活動有利于人體調動思想及身體各器官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有效預防運動損傷,是運動前必不可少的部分。盡管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早已人盡皆知,但真正把準備活動放在心上,達到效果的人寥寥無幾。大部分人只是當做一個形式,沒有認真對待。

表3 準備活動調查情況
有的同學認為體育運動不需要專門的著裝,大部分學生都忽視了專業的體育著裝的作用,忽略了專業的體育著裝對身體的保護作用。

表4 校園體育運動中是否著專業的運動裝的人數調查
②傷害事故發生后的處理措施不合理
據統計,有小部分學生運動員在傷害事故發生后,沒有正確處理,大問題當成小問題,最終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放大了傷害。
③動作技術不合理
在受傷的同學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不合理的動作技術發生的傷害事故,使用不符合自身素質的高難度動作。

表5 傷害事故發生后學生的處理情況調查
④組織紀律差
在學習時不按照老師和組織人員的要求進行練習,在比賽時不遵守足球比賽規則與文明競賽的道德規范。
⑤長時間運動,過度疲勞
(2)體育教師方面。
①責任心不強
體育產業大發展導致市場內對體育代課教師需求旺盛,教師沒有把心完全放在學生上。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教師沒有遵守在課前檢查場地設施的課堂常規,沒有督促每一位學生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的教育行為。
②組織教學不當
備課教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不了解,沒有根據天氣情況,學生的身心情況、身體素質情況,組織分天氣、分運動量、分技術水平的教學。
缺少傷害事故的防治與處理方面的教學。在調查中,根據同學們反映的情況,大多數老師沒有在教學中教授關于傷害事故的防治與處理方面的內容,缺少教授如何躲避對方沖撞,如何使用正確部位合理沖撞的教學內容。
準備活動內容簡單、陳舊,讓學生運動員們感到枯燥乏味,更不能投入到準備活動當中。
(3)學校方面。
①體育活動場地及其設施不完善;
②衛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學校醫療設施不健全,沒有能力及時進行事故處理和治療;
③缺少校園體育安全事故預防與應對的專題安全教育。
(4)其他因素。
渾濁的霧霾,過高、過低的氣溫,過明、過暗的光線,強烈的噪聲都為安全事故埋下了隱患。
(1)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養成運動前仔細檢查場地器材的習慣。重點注意觀察場上是否有尖銳的物體;
(2)深刻認識體會準備活動在籃球運動中避免傷害的重要性,保證每次準備活動的質量。重視靜力性的拉伸作用,注重髖膝踝關節的充分運動;
(3)著裝符合籃球運動的規定,上場前注意檢查身上有無尖銳物品。把自身傷害減到最低;
(4)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控制情緒,樹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意識。不莽撞行事;
(5)遇到傷害事故以后及時的停止運動,立刻檢查傷勢,必要時向他人求助;
(6)學習掌握正確的體育動作技術,避免錯誤的動作,不使用暴力蠻力傷害他人。防止不必要的沖撞;
(7)遵守比賽規則,遵守課堂紀律,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堂任務;
(8)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運動時間以及運動量。
(1)教師是預防校園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發生的第一道防火墻,必須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嚴格遵守師德做到一個老師應有的責任,嚴格遵守課堂常規,督促每一個學生做好準備活動,課前應仔細檢查籃球場地;
(2)具體了解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教學內容應因人,因地制宜;
(3)必須增加如何教授學生預防和處理體育活動傷害事故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學會防治和處理傷害事故;
(4)重視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練習,重點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方面的訓練,增加學生身體的抵抗傷害能力,避免因為身體素質差而帶來的傷害;
(5)切實做好自我與提高,組織科學有趣的理論,技術教學,科學教學,提高學生以及自身的籃球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
(1)校領導應該科學合理的規劃場地設施,重視球場的建設和完善;
(2)對體育活動場所進行專門的場地管理設施,定期對場地進行檢查修復。嚴格管理場地,禁止不符合規定的危險物品進入場地;
(3)完善學校醫療設施,能夠保證一般的傷害事故能夠在學校進行處理;
(4)加強對學生的運動安全教育,定期舉辦安全講座,教育培訓提高學生自我運動保護意識。張貼安全標語等使運動安全意識深入人心,使基本的體育運動傷害事故預防能力得到普及;
(5)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將身體情況突出的學生做好檔案記載,便于學校體育教師安排適宜的體育內容和運動量。
給予學校在體育活動場地以及醫療方面的科技與經濟支持,贊助校園體育活動場地場地的維護。
經過近一年的調查研究發現,任何體育運動項目都會伴隨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想要控制校園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發生必須從老師、學生、學校三個方面出發,建立健全校園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防治體系,盡最大的努力把傷害事故降到最低。從而起到保障學生安全的作用,為我國的校園體育事業儲備健康的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