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鵬(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 濟寧 272100)
在體育課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圍繞講授、示范、練習、鞏固,這幾點進行的,比較重視技術的學習,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內容枯燥,缺乏靈活性,評價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的興趣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沒起到改善的作用,學生往往是臨近考試再被動的去加強練習。
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的主要精力用于技能的指導,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僅僅局限在技能的練習與考試,對體育的認識不足。在排球課中,學生對排球運動的了解僅僅通過教材中寥寥幾行文字和圖片及教師課件講授中獲得,根本無法全面的認識排球運動,許多學生辛苦練習球技也只是為了應付體育考試。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互聯網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有大量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其教學效果已經得到認可。但是在高職院校中研究的案例并不多。混合教學改革被視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日益受到國內外關注。在教育信息化技術深入運用于教育教學領域的背景下,許多專家和學者越來越關注混合式教學,高職體育課教學改革也聚焦于這種新型的混合式教育。
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在線發布的多媒體資料能使學生清晰直觀的學習本課內容,減少了上課講授時間,教師能更多的對學生進行分別指導,提高教學效率。學生有線上學習提問、小組作業任務、課上成果展示、相互評價等環節,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通過比較實驗前、后和實驗過程中的各項指標,對測得的數據進行檢測,分析證明混合教學模式能不能對學生的運動技能,參與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實驗班學生的反饋,對混合式教學方法面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
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真實可靠,實驗班對照班均由同一位教師授課,嚴格執行相同教學計劃,采用雙盲測法,即不讓實驗對象了解實驗的意圖,最后的測試由另外一名教師按統一的標準執行測試和評分。
在樣本選擇中嚴格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前測技能水平、有無運動基礎、男女比例等進行篩選,保證實驗班、對照班的綜合水平在同一起跑線上。
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分別教學,在學習進度,場地、上課時間和器材配備基本無差異的情況下分別進行為期16周的排球普修課教學,每周兩學時,每個學時40分鐘,共32學時。于2018年3月中旬開始,到2018年6月底第結束。第一、二周為身體素質測試和排球技能前測,篩選出實驗班和對照班,最后一周為測試評價,教學流程如表1:

表1
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實驗班采用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方法如表2:

表2 混合式教學上課內容
經過16周的學習,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同學在排球墊球技術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通過期末成績評定,統計結果如表3:

表3
從成績統計來看,實驗班在及格率上略高于對照班,但兩班的優秀率和平均分存在明顯的差異,實驗班的優秀率和平均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班,實驗班的學習效果更好。
在實驗期間,觀察并記錄了兩個班學生在13-15周的出勤的情況,統計如表4:

表4
從表4中可以看出兩個班在實驗期間出勤率有差距,但相差并不大,由于大一新生剛入學,對老師、學校比較陌生,學生的紀律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在遲到和早退的統計中差異比較大,實驗班學生基本每次都能提前到場地等待上課,一學期中只有6人出現遲到情況,無早退現象。而對照班則有21人次出現遲到和早退情況,表明實驗班同學在上課積極性和自控力上要明顯高于對照班。
為了觀察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和自覺學習的能力,我們在每次課的最后20分鐘安排學生自由練習,自由練習時間里,教師不督促學生,不安排任務。對堅持練習15分鐘以上的人數進行觀察統計,統計結果如圖1:
由圖1可見,在均無教師督促的自由練習中,實驗班自覺主動練習的人數要明顯高于對照班。

圖1
混合式教學發揮了在線學習的優勢,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教學任務更加輕松,降低了教師在課上講授時間,使師生互動時間更多。學生能更直觀的學到知識,提高了自主練習時間,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有效的提高的教學效果。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要利用更多業余時間去學習相關知識。學校管理部門應更多的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機會。完善校園的網絡硬件建設,充實網絡資源等。
教師對教學資源的篩選和制作應簡單清晰,視頻資源不宜過長,課件內容不宜太多,盡量能讓學生對發布內容一目了然。
高職學生整體素質普遍偏低,自我約束力不強,沒有良好的自主學習慣,導致在教學活動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個別學生懶散、應付、不配合的情況。這就要求老師更多的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學生的認識,提出更合理有效的獎懲方案,從而使教學活動能更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