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建新
【摘 要】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課堂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形象性、科學性的特點,能夠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本文就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新課標指出,現代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的教育價值、內容和方式有巨大影響。小學數學在設計和實施時要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充分考慮到計算機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影響,積極開發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以此讓學生積極投入數學課堂,主動進行探索和學習,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一、創設良好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新課程改革強調,在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要注意對學生學習情感和價值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深入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學中,創設出輕松、自由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多媒體教學能將與教學知識相關的音樂、視頻和圖片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給予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新課產生強烈的興趣。例如在,“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教師可利用學生對《西游記》的興趣,以其中的篇段為基礎制作相關教學視頻:唐僧師徒在路過一片果園時,八戒想要吃水果,唐僧卻要八戒先回答問題。唐僧說:“如果悟空摘了五個桃子,我吃了一個,悟空吃了一個,悟凈吃了一個,還剩幾個?如果悟空摘了四個桃子,我吃了兩個,還剩幾個?”利用動畫教學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中,這時教師抓住時機,向學生提問:“八戒被難住了,你們能幫他解決問題么?”以此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術,攻破課本中的重難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會有一些學生不易理解、掌握的重難點內容。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能將復雜、抽象的知識分解,并直觀地表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印象,使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明白余數的意義、有余數的除法算式的意義,以及正確寫出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教師可先播放一些學生喜歡的音樂,緩解課堂上緊張的氣氛,再利用課件復習舊知識,向學生展示出六個草莓和三個盤子,提問學生每個盤子擺幾個草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隨機請學生回答問題,在黑板上列出算式。隨后再利用課件展示七個草莓和三個盤子,提問學生每個盤子擺放幾個草莓,讓學生交流討論,也可以利用小棒擺一擺。之后,提問學生是怎樣擺的,剩下的一個不夠一盤怎么辦,以此引出余數的知識,讓學生深刻理解余數的意義。
三、巧用信息技術工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課本中有些知識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由于學生年紀尚小,思維能力發展尚不成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展現出形象的畫面,再利用語言描述,再現數理產生的過程,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新知識,學習到有效的學習手段,幫助學生將知識變難為簡,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例如,在“認識圖形(二)”的教學中,先提問學生有什么方法能在紙上展現出立體圖形的“面”,讓學生動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狀的物體,畫出自己認識和了解的形狀;之后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察長方形,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哪種物體能夠得到這種圖形;再利用多媒體呈現出正方形和圓,讓學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有這些圖形。通過具體的觀察和實際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如何將長方形或正方形通過折疊的方式得到兩個相同的圖形,使學生折疊出三角形。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物體。之后,提問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夠拼成什么樣的圖案,在展臺上展示新的圖形。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一個長方形變為平行四邊的過程。最后讓學生進行分類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所學的平面圖形的特征,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構建生活化教學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新課程改革強調創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而信息技術是連接生活和教學的關鍵。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了解生活與數學知識的關系,使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的含義,以此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現熱鬧的購物場景,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問學生買東西需要什么,讓學生認識到買東西需要錢,緊接著向學生展示人民幣的圖片,將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模擬購物體驗,使學生體會到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課改強調將數學問題情境化、生活化,在數學課堂奇妙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增加生活氣息,改變教學課堂枯燥的氛圍,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能拓展小學數學的教學形式,推動課堂實踐活動的實施,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創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調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帶領學生攻克學習中的重難點,完善學生的思維過程,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明寶.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先學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02):134-135
[2]王再梅.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116
[3]段春蓮.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師,2018(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