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華
【摘 要】本文以“學的課堂”理念指導為根本,圍繞學生的學情差異化需求,提出分層走班的教學策略,突出了傳統的班級固定化建制局限,引導學生在自主化選擇相應的層次班級中學習。置于分層與走班模式下的教學引導,有利于學生在活化認知資源和自覺組合優化中生成豐富感思體驗,不斷提升語用綜合運用技能。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差異;走班
英語課程標準將“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終身發展”作為首條教學建議要求教師予以關注,倡導在“學的課堂”的理念下,注重以學生學習發展需要為目標,以學情為載體依據進行靈活性、多樣化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在各自最近的發展區域內得到發展和進步。分層走班教學,則是以“學的課堂”為指導,一方面,對授課內容進行分層,突出層次感(通常分成A、B、C三個層次),為學生提供學習英語提供一定的目標導引;另一方面,尊重學生的差異和意愿,鼓勵他們自主選擇不同層次的教學班。學生分別到相應層次班級上課,便于學生在實力相當的授課學習中更好地“你追我趕”,以滿足他們的層次化發展需求。
一、學案分層導引:活化教材
分層走班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指導,讓學生在各自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發展和進步。學案分層指導,引導學生根據各自的閱讀、預學和積累,主動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各自學習需要提前學習,并帶著問題進行學習。
學案分層,從學生的認知差異出發,圍繞課程知識重點和難點實施學案分層。比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閱讀教學中,圍繞“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good friend”的教學重點,結合humorous、helpful、tall等理解難點,可以設置分層學案:對于C層(學困生)的學生,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緊扣教材文本,就“How many characters do you konow your good friends?”找出相應的內容。對于B層學生(中等生),則是從語言交際的角度,圍繞“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your good friend?”提出相應的內容。對于A層(學優生),需要從發展延伸的角度,就“What did you learn from your friend?”主動提出相應的觀點等。
以學案分層引領學生預學,更有利于學生在主動研讀教材中深化和識記。學案分層導引,能夠讓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滿足他們的多元化認知和全面認知發展的需要。
二、互動分層指導:深化識記
分層走班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能讓他們在棋逢對手的互動交流中迸發更多的思維火花。這種不固定班級、流動性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在更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中獲得豐富認知,利于其強化識記。
互動分層,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整體感知和差異需求,自愿選擇相應的層次予以互動交流。例如:在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Growing up的“Reading A Never give up”教學中,針對“The main ideal of never give up”的表達主題,不妨引導學生自愿融入A、B、C三個不同層次的課堂互動中,結合“The knowledege of Spud Webb”,圍繞“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Spud Webb?”“How do you understand never give up?”“What did you get from Spud Webb?”等問題主動選擇相應的班級,引導學生在彼此對話、相互交流和組間爭辯的過程中形成多樣化的認知感觸。
互動分層指導,應在突出互動上下功夫。依據課程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自愿選擇同伴,引導他們在同桌對話、小組討論、組間爭辯的過程中強化識記,以此開闊認知視野和思維強化理解識記。
三、練習分層拓展:歸納總結
“學的課堂”理念更多注重從學生自我獨立思考和培養學習能力方面入手,更多注重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練習分層,則能讓學生在有針對性選擇相應的練習中形成多維度的感知,利于他們歸納總結自己的問題和不足。
練習分層,能讓學生在真正查漏補缺中獲得進步和發展。比如:在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引導中,可從“The main ideal of ORBIS doctor”“The character of ORBIS doctor”“How to interview others”等方面設計具有A、B、C層次的練習,幫助學生在自動選擇相應的練習中歸納總結。
實施練習分層指導,能讓學生結合各自的學習所得主動開啟適合自己的探索大門。在練習的設置中,按照循序漸進和發展引導的原則,讓他們主動選擇相應的練習,幫助他們在認真總結中形成多樣化的認知和運用技能。
由此可見,分層走班教學,能在真正凸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終身發展需要的基礎上,滿足不同層次和差異學生的學習需求。分層走班教學,不僅是對原有的因材施教的拓展延伸,更是賦予了差異教學的靈活性、多樣性,能夠讓學生在各自最近發展區域內主動適應學習需求,在跳起來摘果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滿足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于佩霞.“學的課堂”理念下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實踐探析[J].校園英語,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