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
【摘要】本文針對如何讓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有效的推動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 思想品德教學 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74-01
1.小學品德課在現階段的不足
1.1良好教學環境缺乏
現在思想品德教育仍然被很多學校限制在課堂之上,同時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也只有非常少的實踐機會,很多學生只是在聽老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這樣就無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1]。
1.2授課方式陳舊
教師的說教在很多學校的課堂上仍然占據著大部分的時間,學生的思維被這種教學模式嚴重的束縛了。與此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比較匱乏,造成了十分壓抑的課堂氣氛。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思想品德離學生的生活變得越來越遙遠,而大量的枯燥的思想教育充斥在小學生耳邊,學生無法有效的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所以對教師的思想教育無法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2.促進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的有效措施
2.1將抽象的思想教育轉變為學生身邊具體的事物
由于小學生處于比較小的年齡段,所以形象思維仍然占據著他們思維方式的絕大部分,而且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往往不發達。然而數據對比以及圖表形式仍然是現階段思想品德課本內容的主要表現形式,學生在學習這樣的教學內容時,往往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將抽象的思想教育轉變為學生身邊具體的事物。比如在對小學生進行為國爭光教育的時候,可以與我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例子聯系起來,從而使小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這些內容。
2.2將虛幻的思想品德概念轉變為現實生活中的典型
對于思維尚不發達的小學生而言,現階段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概念比較虛幻,這是由于這些概念往往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沒有必然的聯系。這樣,小學生在對這些概念進行學習的時候往往比較吃力。這就需要教師將虛幻的思想品德概念轉變為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將教材上的東西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在對“蘇秦刺股”這一勤學故事進行講解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古人的例子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差距,教師可以將班級當中勤學刻苦的同學作為例子講給大家聽,這樣小學生就可以很快的接受這些東西了。
2.3將靜態的課本內容轉化為動態的生活內容
作為一門具有較強活動性的學科,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對學生品德的培養,所以必須要求學生不僅將課堂上的東西掌握住,同時還要自覺的在課外進行實踐。所以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處理的時候,需要將靜態的課本內容轉化為動態的生活內容,充分的將課內與課外聯系起來,促進實踐教學的不斷加強,從而使學生的和諧發展以及健康成長得到充分的保證。比如在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懂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國歌以及國旗等祖國的象征予以尊重,同時還要告訴學生在課堂之外要對國家的標志予以自覺的尊重,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只要看到升起五星紅旗,聽到演奏國歌,就必須要行注目禮。只有這樣,才能夠將靜態的課本內容轉化為動態的生活內容,使小學生能夠有效的理解這些內容。
2.4將既大且空的教材案例轉變為生活原型
現階段的小學思想品德教材當中,很多例子都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遠,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無法對小學生起到激勵作用,小學生也很難將其作為榜樣進行學習,并在生活中予以實踐。所以教師需要將既大且空的教材案例轉變為微小的生活原型,從而使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更加切近。比如在對小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我國發生地震災害時全國各地的人們踴躍對災區人民獻出愛心的例子作為生活典型,讓小學生進行感知和學習,使之能夠得到真正的生活中的體驗。
3.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針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共識,這就需要小學一線教師在對思想品德教材進行解讀的時候必須要立足于現實生活,將生活當中的新鮮血液賦予教材內容,從而使小學生能夠真正的對枯燥的思想品德概念進行理解,最終實現對其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的形成與小學思想品德課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必須要重視小學思想品德的作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思想德育方面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小學思想品德的重要性。盡管小學品德教育水平有了較為快速的提升,但是還是有一些問題制約著小學品德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小學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從而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本文針對如何讓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有效的推動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建樹.淺談小學思品課的教學方法[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