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早霞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也為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特別是教學模式的轉變和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已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必須把教學的有效性放在首位。除了提高初中教學的有效性和明確教學目的外,還需要改革教學觀念,注重鞏固課后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英語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09-01
一、情境設置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身份得到了重新定義。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除了發揮自身指導的作用外,教師還應該利用情境設置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情景設置教學是一種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及創設對話情景的方式所開展的教學活動。首先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的情景不僅能夠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還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比如,“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入一段動物園的視頻,并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動物英語單詞寫下來,之后教師通過詢問為什么喜歡這種動物,進而導入單元教學。其次,適當的情境對話也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情境對話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無論是簡單的對話還是表演,都可以增強他們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膽識。比如,針對“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這一單元的教學,教師在對相關詞組進行講解的基礎上,可以讓同桌之間或者是前后桌之間自行進行對話,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才可以確保其教學的有效性。
二、小組合作,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所有學校都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新的探索。小組教學已成為一種廣泛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協作。有的時候,一個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通過小組成員間的激烈的討論,而得出一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英語問題的認識,更密切了學生之間的聯系。總之,合作學習法,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法,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思考、探究,從而得出了問題的答案。既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又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更實現了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以人教版初二英語上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為例,這節課的主要目標,首先是掌握單詞:how often,hardly,twice,once,difference,look after,although,etc.,接著讓學生討論Learn to talk about how often you do things.然后讓學生掌握一些表示頻率的副詞:always,usually,often,never,hardly ever,sometimes,其中本節課的重要內容是句子結構: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及關于這個提問的回答。在學習了課本上的對話后,學生對 What及How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然后,教師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本上的對話進行分角色朗讀,最后,脫離英語課本,假設一個場景,讓學生帶著感情進行對話,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并且鞏固了學生對How often 句型及What do you…句型的掌握。
三、注重提問技巧,活躍課堂氣氛
首先,運用多種提問方法,實現多種教學目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提問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提問可以使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課堂英語教學質量。其次,運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英語的學習對于中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的信心更容易受到打擊,很多學生因為遭受打擊而一蹶不振,放棄英語的學習,令人十分遺憾。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生,當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應該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增強自信心和勇氣。再有,運用靈活,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中學英語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動力。
結束語:
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提高教學效率,英語教師應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要對專業的知識進行深入研究,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傾向和學習效果,從多個角度設計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模式,確保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孫敏.新課改下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曹劍波.英語交際教學法與英語傳統教學法在初中課堂的結合與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