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石秀
【摘要】盡管上級教育部門對于德育工作一直很重視,但是由于受到市場經濟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差異,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加之,農村的留守兒童比例重,隔代教育的撫養,這無疑給我們農村班主任家校聯合共同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有愛工作,有愛教育,對于我們這群被父母他們留在山里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這是推動我工作的動力。
【關鍵詞】農村 留守兒童 教育 愛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97-02
1.農村班主任的現狀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邊遠山區任教,期間兼任班主任工作,對于班主任的工作現狀并不是像外行人看來那么簡單。就農村班主任的現狀作以下分析。
盡管上級教育部門對于德育工作一直很是重視,但是由于受到市場經濟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差異,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加之,農村的留守兒童比例重,隔代教育的撫養,這無疑給我們農村班主任家校聯合共同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具體困難如下:
1.1學生方面
農村的孩子本是單純得像一張白紙,應該具有淳樸善良、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節儉吃苦等許多傳統美德。然而,一些狹隘的哥們義氣、講粗話、動輒出手、自私虛偽、嬌氣任性、好逸惡勞等不良習氣卻不斷的在他們身上出現。更甚有的學生中拉幫結派、以大欺小、打架斗毆、早戀、動手傷人、與教師發生沖突現象日漸增多。正是因為這樣,導致現在農村的孩子其吃苦能力還不如城里的孩子,更不用說獨自做飯,特別是隔代教育的孩子,爺爺奶奶也都還算年輕,很多才五十歲左右,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做好了,哪里來的苦吃。有的學生雖經學校反復教育卻反復再犯,學校又不能開除他們,教師又不能體罰他們,造成了個別學生影響一片學生,一人帶壞一批的現象,出現了目前學校調皮學生增多,老師無法管理的尷尬局面,給學生今后的成長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1.2家長方面
1.2.1隔代教育問題
這一代孩子的父母沒怎么干過什么農活,讀完初中或者技校就出去打工的年輕一代,他們已經習慣城里的生活,他們雖然很希望自己親自帶孩子,但是他們的經濟能力又很有限,把孩子帶在上班的地方上學變成了一個夢想。然而回來他們又不能干家里的活,因此迫使他們再次回城務工。孩子只能托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其他的親戚。
1.2.2家長素質方面
農村學校的家長素質方面還是有待提高。不要說家校聯合共同教育共同監督,他們能理解我們的工作就很不錯了。
曾經被其他學生欺負的女生家長,晚上十一點多還來鬧班主任,要班主任處理孩子被欺負一事。班主任老師好言相勸,說欺負他家孩子的學生已經睡覺了,有什么事情就明天處理。這位家長不依不饒的,非得要現在,而且還要逼班主任帶他去見校長,如果不去便要動手打人。最后導致肢體沖突。
1.3社會方面
讀書無用論的蔓延。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農村人將讀書改變命運當作一種信仰,讀書也成為了農村孩子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的重要途徑。但是近些年來,特別是大學擴招以來,大量的畢業生涌上社會找工作,因此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或工資低的現象。一些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可能比沒有讀過大學的同齡人混得更差。這樣以來,讀書無用論便在農村蔓延。
1.4制度、法律方面
干我們這行,大家都身同感受:現在孩子越來越難管,老師越來越不敢管。這都跟現行的制度與法律相關。根據我國的《義務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學校和老師“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而我們的法律對教師的權益是如何規定的?只有《教師法》第三十五條: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大家都會上網,用百度以“學生毆打老師”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有266600條相關結果。老師已經成為了高危職業,何況一直充當著惡人的班主任老師?有時想想,后背不禁出冷汗。
因此,制度和法律方面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國的學生越來越任性,是因為中國的教育缺少必要的懲罰手段。因為當前的《義務教育法》規定,不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教師只要懲罰學生,很容易被確認為體罰或變相體罰。現在教師的對于任性的學生,是身陷囹圄,難有確實的對策。
2.用愛澆灌山中之花
盡管邊遠農村班主任的現狀是多么的不容樂觀,多么棘手,但是只要我們想辦法改變就一定有所成效的,那么該怎么辦呢?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這句話始終銘記在我心,因為我深知愛心對于班主任來說的重要性,這愛心包括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學生的熱愛。
我深深的知道,有愛工作,有愛教育,對于我們這群被父母他們留在山里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這也是推動我工作的動力。既然這樣,面對我們邊遠農村班主任的現狀,我想只有愛才能澆灌這些山中之花。
那么,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2.1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是走進學生的內心的第一步,如果不了解學生,其他學生的工作都是紙上談兵。因此要充分了解,才能更好的做好學生工作,這也是愛學生的一種表現。每一次接手一個新班,我便會用我最快的速度去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比如單親家庭,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等等情況進行分類。并分類從正側面進行了解這些類的學生。
2.2理解學生
了解學生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學生。理解學生,與學生溝通是關鍵。教師要學會精心營造你與學生間的那份“愛”,時常為之澆水施肥,修枝剪葉,使這棵“愛之樹”長綠常青。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他們的朋友,與之進行心靈的溝通,把自己的心與學生的心靠得近些,更近些,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當學生成功時,你別忘了送上一句贊美,這勝過一劑良藥;當他們失敗了,你別忘了給予一番鼓勵,使他揚起希望的風帆;當他們困惑時,你別忘了為他指點迷津,令他豁然開朗;當他們苦惱時,你別忘了替他分憂解愁,讓他心中有所寄托;當他們犯錯時,你別忘了提醒、警告,以免他誤入歧途……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都能贏得學生的擁戴和信賴。特別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情感很脆弱。他們很需要人的安慰,特別是遇到困難、受了委屈、遇到挫折之后,他們需要不是數落而是一句安慰的話語。人們常說“理解萬歲”,理解是寬容的體現,是情感的貼近,是心與心的碰撞。理解能避免疏遠、對立,理解能化解矛盾。理解是粘合劑,將師生之心緊緊的連在一起。作為全校唯一的女班主任,我要發揮女生的優勢,用最最細膩的感情與我的學生們拓建理解溝通的大道。
3.搭建信任的橋梁
全面了解了學生,充分理解了學生,是搭建師生信任的橋梁的基石。現在的學生,自主意識強,民主意識也不斷增強。因此,面對這幫潮思想的00后,我想最應該的是要關注他們關注的事情 。比如,他們要自主,作為班主任可以放手學生管理學生,但是要監督好學生干部;他們要民主,就給他們民主的空間,但是要注意度。對于全班學生盡量一視同仁,要不偏不倚。不管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班級規則面前要做到人人平等。該罰則罰,該賞則賞。只有一碗水端平了,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
4.用個人魅力征服學生
作為班主任老師往往不僅要管理班級的學生,還要擔任班級學科的教學工作。要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就要提升個人魅力。用自己的精神去塑造學生的靈魂,用自己的知識去滋潤學生的心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才能使學生信服你。那怎么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呢?
4.1教師要有自己的特長
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形象總是高大無比的。作為一個老師如果能有一兩項特長,比如一手好字、超好的口才、良好的球技等等都會使學生對你產生由衷的佩服。因此除了淵博的知識,還要有一兩項特長,才能讓學生從你身上感受到對生活的美好,對生活的熱愛。
4.2良好的人際關系
一個教師,與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那么其他同事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你的看法,如果評價是積極的,那么學生也會更加的信任你,以后你所說話就比較有影響力和號召力。
作為邊遠山區的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們不僅肩負著傳遞知識的使者,而且肩負著對留守學生的情感的給予者。只有心中充滿愛,才能更好的完成好肩負的使命。
參考文獻:
[1]張軍元.淺議中學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8)
[2]劉慧磊.中學德育教育方法創新研究[D].河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