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
【摘要】現代學徒制在內科護理教學應用中需要充分的發揮校企資源的合作運用,促使學校理論教學與企業實踐經驗的結合,提升學生人才培養與市場對接的緊密度,充分站在以職業化為導向角度做好人才的專業培養,提升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應對能力。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內科護理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R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34-02
一、現在學徒制的基本內涵
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的差異在于它更加強調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有效的利用企業的人才資源與實習機會,做好學生的專業技能傳授,讓學生符合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開展人才定制化培養,例如學生入校后有1/3的時間接受學校理論課程學習,2/3的時間則大量應用在企業培訓學習中,具體的企業學習培訓與學校理論學習的比例依據各學校具體情況而定。在一定程度上,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校與企業之間在人才培養方案上的協調溝通,讓企業的人才應用經驗與學校的人才理論培養經驗有效的結合,提升現代學徒制教學的有效性。
二、內科護理人才培養現狀
現代護理人才綜合素養上包括知識的整合能力、溝通能力、觀察評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領導力與管理應對能力等。用人單位對護士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判斷與要求,尤其是實際問題的應對能力尤為重要,該能力培養在傳統的院校培養中較為缺乏。因此導致在傳統內科護理人才的培養上,對實際應用上相對薄弱,缺乏應急管理應對能力,導致醫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上。市場事實情況中,對護理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注重護理人才的培養,擴大招生規模,隨之而來有關的護理人才培養師資資源相對薄弱。對于傳統院校而言,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的發展問題,尤其是訓練學生的實際運作操作能力需要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以及臨床工作經驗各方面的集合,因此對師資人才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在有關師資人才的尋找上困難度更高,而盲目的擴大招生規模,運用綜合能力不強的教師資源投入到實際內科教學中,也會存在人才培養綜合素養不高的問題,面對相關問題,需要進行教學管理方面的改革。
三、現代學徒制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現代學徒制在內科護理教學上,有效的改良了教學所缺漏的師資資源短缺以及教學模式問題。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加強校企合作。校企雙方需要面對各自雙方面的資源短缺問題,學校方面需要為企業培養更多善于理論教學的實際專業工作人員,提升資質經驗豐富的護理人才優化自身的教學能力,掌握教學方法,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雙師型教師人才。校企方面需要對學生人才培養的細節安排做對應的溝通協商,需要充分的深入企業了解人才需求情況,而后針對企業需求做好對應的實用性人才培養。充分的以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滿足市場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在課程開發上需要積極的與實際情況所需而靈活變動,避免刻板教育。企業為學生提供對應的學習經驗及場所,同時提供對應的教師人才資源。學生一方面是學校的學生,另一方面是企業的學徒,具有雙重專業身份。同時學生也接受來自學校和企業的人才評估考核,學校也可以成為企業人才培養的所在地,有效的為企業輸送內科護理人才,提升學校對企業的價值,加大企業對學校在人才培養上的參與積極性。要積極的加大校企在招生工作上的合作,學校要找到合適的企業,與大型醫療集團以及地方專業知名的醫院合作,用于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盡可能擴展合作單位,為學生的培養提供未來的發展之路。在招生方法上,需要雙方做聯合設計,一方面要讓學生自主自愿,另一方面又能有效的滿足企業與醫院的實際需求,甚至可以展開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確定有關人才培養合約,提升企業與學生雙方面的安全感。依照協議做好人才專業化的培養,滿足企業實際需求,落實好企業實訓與學校學習的結合,雙方面資源優勢提升學生在理論與實際操作,雙方面的能力之間又達到互相的輔助提升的效果。在企業實訓期間,需要通過實際經驗來擴展學生的教學成效,讓學生通過親身觀察感受實際內科護理工作容易遇到的問題,積極的將工作經驗做總結交流,拉近學生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距離感,提升學生的實際應對能力。
四、結束語
在內科護理中,采用現代學徒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校企合作的推行效果。具體的處理上,需要充分調動企業的參與能動性,有效的讓企業在學生實訓能力的輔助,彌補學校在教學上理論有余、實踐不足的現狀。滿足教學所需的模式優化與教師資源的提供,加大校企之間的粘合度。
參考文獻:
[1]葉芳.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8(2):67-68.
[2]姚水洪,崔戴飛,邱惠萍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護理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8,(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