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王麗巖 張玉蘭 李銳峰
【摘要】根據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的原則,本文闡述了整個高職醫學院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對于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類型的探究,再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先進經驗,對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的創建與實施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職 醫學院校 校企合作 雙主體 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教育研究項目,編號:411018366。
【中圖分類號】G712;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53-02
高職院校教育常常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幫助學生畢業就業的目標為開展教學的指導理念,對于高職醫學院校來講,其相應的教學更具嚴謹性,在對于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模式的探索上更為謹慎,需要更深層次地摸索,要使得整個模式變得更加成熟。下面詳細闡述關于高職醫學院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創建與實施的相關內容。
1.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的相關原則
學校與企業作為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的兩個主體,首先需要遵循的第一個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職院校教授學生理論知識,企業需要創造條件,給予學生大量的實操機會,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這樣才能夠使得凸顯整個教學模式的優勢;需要遵循的第二個原則:資源共享、責任同擔、互利共贏。在整個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的創建與實施過程中,雙方應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能夠發揮整個雙主體的培養優勢,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深度培養。
2.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的類型探究
2.1根據校企合作時間制定培養模式
以學前與學后兩個時間模式進行培養,學前訂單模式突出雙方在培養模式期間的同步操作;而學后訂單模式突出學校理論培養,企業時間培養就業的操作。
2.2根據校企主動性來制定培養模式
以學校主動與企業主動和校企共同互動模式進行,若是學校主動,便是學校根據實際情況主動尋求企業幫助;若是企業主動,那便是企業需要后備力量而積極與學校合作;若是校企共同主動,那便是校企進行合作,共同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
2.3根據校企合作場地制定培養模式
以院校實訓基地創新與院校平臺創新兩種模式為主。院校實訓基礎創新體現院校與企業共同合作,進行資源共享,在合作場地上對于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培養,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院校平臺創新的模式上進行培養,就凸顯出整個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企業既提供生產標準,也提供實踐場所,這樣就能夠加快企業培養更多后備軍的腳步。
3.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的創建實施策略建議
3.1 權責分明,明確雙主體各自的權利與責任
作為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想要進行得更加順利,就需要權責分明,明確各自的責任與權力,才能夠使得雙方的合作更加具備合理性以及有效性。雙方溝通與協商的過程中就需要醫院聯盟進行一定的牽線,這樣才能夠保證整個形勢以及相關責任與義務的公平公正性,這樣才能夠達到所設置相關內容的能動性。
3.2立法保障、政府制定相關的制度以及政策
醫學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在探索過程中需要更多的保障和監督。所以為了保障整個高職醫學院校與企業合作的育人培養模式健康成長以及擁有光明的未來,就需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在整個合作的過程中促進相關法律的建立和完善,雙方合作更加規范,避免潛規則以及權力亞文化、以權謀私等現象的產生和惡化;在法律上進行的一定約束后,就需要在制度上進行完善和保證,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對于雙主體的合作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與保障,這樣才能夠讓雙主體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順利,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提高雙方合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3.3進行監督、要重視雙主體培養人才的過程
在高職醫學院校校企雙主體合作育人培養模式中,需要對整個合作過程進行監督,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在整個監督體系建立之前,需要與兩個主體進行溝通和協商,構建整體的組織結構,讓整個平臺的實際和管理更加規范,避免出現教學粗放,機構臃腫,無法保證運行效率以及合作質量的情況,需要發揮醫院聯盟和學生的監督作用,明確合作機制的相關職能,發揮監督團體的作用,保證合作創新機制與創新平臺更加有效。
3.4定期評估、保證雙主體培養人才模式質量
為了檢測整個過程培養的有效性,保證對于人才的培養質量,就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評估體系,保證整個培養育人模式的可持續發展,讓整個模式能夠長期運轉。完善評價體系就包括目標檢測、師資水平檢測、實踐檢測、課堂表現檢測、課后表現檢測、實習設計檢測等多個內容,通過對學生的多方面的考察,和對高職醫學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考核與考察,讓他們在接受評估結果后及時進行整改,這樣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使得整個模式變得更有效,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能夠滿足社會發展和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3.5 團隊升級、提高教師水平構建雙師型隊伍
通過制定有效的師資培養制度,校院互聘互用、人力資源共享。高職院校需要聘任醫院專家作為兼職專業帶頭人和兼職教研室主任,并進行培養和培訓,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選派專業課教師到醫院參加臨床實踐,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選派骨干教師和學生管理人員參與教學基地的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為醫院兼職教師開展教學培訓,提供申報高校教師資格、參與教材編寫等機會。校院深度合作,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德技雙馨的高素質“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這樣才能夠從整體上來提高整個校企合作的質量,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
4.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不僅僅依賴于社會的進步,更是依靠于其根據時代的特點所進行的新型探索,高職醫學院校的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模式為高職教學改革走出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不僅僅能夠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優秀醫學人才,還能夠讓校企雙發共同進步,增強高職醫學院校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以及提高高職醫學院校學生的業務能力,能夠為他們將來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整個雙主體育人培養模式對于學校與企業而言,都能夠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同時也能夠讓每個主體都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成勇,楊進峰,張建標,張建軍.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1+1+1”校企分段教學模式探析——以漢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8(02):67-68.
[2]王玉霞,李靖,王慧敏,楊少宗,崔華勝,閆明明.高職醫學院校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創建與實施的意義[J].中國市場,2018(03):220-221.
[3]董玉泉,楊志麗,隋旭波.醫學類高職院校校企聯合辦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20):13-15.
[4]李艷華,馮桂芝.高職院校校區“雙主體”育人橫式的探索與實施——以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2(12):73-74.
作者簡介:
張慧,1972年生,女,研究生,碩士,教授,主要從事高職醫學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