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 要】 美術欣賞是以美術作品為審美對象的精神活動,是通過美術形象去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過程。美術欣賞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審美能力的培養,以及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美術欣賞;創造性;審美;品德;修養
一、美術欣賞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美術欣賞需要直覺判斷,這是一種學習能力。一件藝術品不同的人往往會作出不同的欣賞判斷,這是由于欣賞的個體差異性所決定的。當今美術教育將“創造力的培養”作為現代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指標。而創造力培養離不開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品質,個性是人的主體性發展的必須?;诿佬g教學個性化的培養目標,需要教師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將上述這種欣賞判斷力的差異性作為重要的審美手段加以正確的引導,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創造力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的內外在環境,提高學生個性化的欣賞水平。
創造性思維是藝術個性生成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十分必要。教師如果忽視了美術教學中特有的藝術創造力的培養,只是片面地以一種固定的模式和評估標準來衡量學生,這樣就會消磨學生的靈氣,抹殺學生的創新意識。美術欣賞重在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與健康的個性,喚起他們對美的熱情。因此,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就要多一些對優秀美術作品的觀察。如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他一反歐洲幾百年來在畫室中作畫的習慣,把畫架搬到了戶外。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摒棄了從16世紀以來,變化甚微的褐色調子,在光與色的表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從而創作了揚名于世的《印象·日出》。這樣的畫家還有畢加索、凡高等,他們的畫作無不是以個性示人。了解藝術作品的背景和藝術家創作的個性,激發學生們的創作欲望,可以讓他們感悟到藝術的真諦就是創造。
美術欣賞,需要培養學生獨到的眼光和感受力,并能創作出想象豐富、獨特新穎、個性化的優秀作品。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力,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就能給學生一片絢麗的天空,學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為創造的主人。
二、 美術欣賞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視覺判斷力的培養,美的經驗的積累)
美術欣賞是一種審美的思維活動。美術欣賞教學,旨在鼓勵學生對藝術作品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體驗,提高審美的感知力。美術教育的本質是“美育”或稱“美感教育”,通過美感教育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高雅的審美格調。斯賓塞在《教育論》中把美育定義為“用人類創造的美,反過來對人進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好的美術作品能促進學生的審美發展,陶冶情操,升華學生的精神境界。
在美術欣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從藝術審美的特性出發,通過對古今中外各類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的分析介紹,引導學生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從中獲得審美的知識。讓學生“入其境”“會其境”,適時介紹一些風土人情、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作品,體會意境,逐步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提高藝術生活的審美品質。再通過審美心理的培養,使他們不僅能提高美術創作技巧,更能得到審美經驗和審美享受,從而使學生掌握美術欣賞的方法,提高欣賞的水平,開拓視野,受到審美的教益和啟迪。
所以提高美術欣賞課的課程質量,突出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新時期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了使學生成為未來社會具有競爭力的人才,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各種專門的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能力。
三、 美術欣賞能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精神氣質的培養)
《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凸顯人文性質的美育旨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以知識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學生相對內在的文化品質。
美術是人類精神文化的結晶,美術欣賞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它對于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極具形象特征的人類文化符號。學生通過美術欣賞,將國內外優秀的美術作品盡收眼底,在開闊眼界的同時,也使自己的人格獲得極大地發展和提高。因為每一幅優秀美術作品的后面都站著一位藝術的巨人,他們都是學生學習的人格榜樣。例如畫家徐悲鴻,一位積極投身民族解放事業的愛國主義者,他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并把畫款全部無償地捐獻給了祖國。他的作品表現了藝術家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前途的向往,他的“馬”是戰斗的精神寫照,所謂“悲鴻之馬,戰心未已”。再如東方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國民間傳統美術”,她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代表,欣賞民間美術的優秀作品,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和愛國主義精神。可見,美術的人文認知價值能夠幫助學生在更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從而進一步提升他們高尚的文化品質和修養。
發展人文素養是當今美術教育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美術課程是藝術與人文形相統一的課程,美術欣賞是一種文化學習,所以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將傳授美術知識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有機結合是非常正確的教學思路。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人,它關乎“人”的成長。而美術反映的是人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在這里“人”和“美”的結合才是美育的根本。美術欣賞教學正是這樣培養“人性美”的品質過程,讓我們共同努力,將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