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鋒
本文首先簡要概述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典型優勢,其次詳細深入剖析了當前我國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數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接著筆者在進行了客觀全面反思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旨在形成一種開放的、動態的教學過程。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相關的專業學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Power point、Flash、Author ware等是常見的多媒體教學應用軟件,可以制作動態畫面及圖形,能變靜態為動態,一般多用于數學課堂中幾何知識的教學。充分運用其特點,將使教學圖文并茂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理解和記憶的效果;同時,其逼真的音效、生動的畫面與鮮艷的色彩綜合運用都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氛圍。此外,良好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交互方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在擴大學生知識面、視野的基礎上節省教學時間并提高教學效率;更能實現數學探究過程的多樣化、無限問題有限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許多數學教師都試圖力求徹底實現“多”媒體以調動起學生的各項感官,但卻容易造成數學課件的花里胡哨,雖然整堂課熱鬧非凡,但學生自始至終關注的卻是浮華的畫面,難以集中數學知識學習的注意力,更對數學內容和關系的對象不關注;那些只求裝飾不求效果的課件,不僅會沖淡了教學主題、干擾了學生思維,還會使得教學環節支離破碎。另外,許多教師僅僅在觀摩評優中應用多媒體,在平時的教學中卻很少用,完全不管課程的實質內容、不顧教學中是否需要新的教學手段,沒有跟上數學教育改革的步伐,導致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被誤用。
一方面,當前我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采用了“呈-答”模式,它沿用了傳統的教育思想,過度重視教師教的設計而忽略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僅僅片面單一地將教師的傳統教案搬上計算機屏幕,導致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保持了一種被動狀態,沒有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某些多媒體的使用不考慮課件對特定群體即教師和學生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師沒有秉持好“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理念,往往在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大量的教學內容,即“機灌加人灌”的教學,學生既要聽老師的講解,又要做筆記,其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總之,希望相關的專業負責人對上述問題引起廣泛的關注與重視。

數學教學是由具象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會有一定的難度,而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與思維發展規律。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從一個被動的“聽課者”轉變為一個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融入其中,將課堂教學直觀化、形象化。例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時,對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三角形難以理解,通過多媒體的幾何畫板為學生展示,在此觀察過程中學生發現無論三角形如何變化,它的三個內角的和始終是180度,這無疑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緊密圍繞著教學內容來進行,課件的制作要簡潔實用,表現手段要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要注重將一些服務與教學目標的重難點內容變靜態為動態,幫助學生發現數學規律、理解本質;同時逐步強化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直覺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數學知識中,應充分利用計算機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先由屏幕顯示硬幣、鐘面等實物,再讓計算機慢慢隱去非本質的東西留下圓的外形,這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符合學生的數學思維特點。
一是在使用多媒體過程中要把握好它的優越性,把握好“點”與“悟”的度,對某些重要的、較難理解的內容或表達式,不僅要用較慢的速度詳細講解每一項含義,還要采用醒目的色彩、較大的字體手段予以表達;二是應避免出現課堂信息量過大、教學進度過快的不良現象,多媒體輔助技術是一種高效率、高層次的現代教育手段,應利用其來啟發學生自己去暢想、探索和發現數學的奧秘;三是可以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一些同學們所熟知的卡通形象、故事等來創設直觀、生動有趣的形象,調動起學生對數學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創造性。
綜上所述,對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與科學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行為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同時當前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數學新課程標準》也強調數學課程的教學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倡導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使學生樂意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由此可見在課堂中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當前中小學數學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