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語文課堂不僅是簡單傳播課本知識的課堂,更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承載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因而語文課堂包羅萬象,內容豐富,學習空間廣闊。小學生需要從小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提升語文知識儲備。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創建小學語文快樂課堂,找到符合小學生心理年齡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擁有輕松、愉快的語文學習環境。
小學語文課堂需要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學習。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小學語文快樂課堂為教學增加的許多樂趣,學生不會有過多的壓力,通過現代多媒體的操作,小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達想法與意見。比如我們學習《雪兒》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個引子,讓學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冬日景象。小學生認知能力與表達能力有限,可能只能描述冬天為:“天氣很冷”“冬天風很大”“全都是白色的”,總之描述單一、直接。要想讓他們更加詳盡、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多媒體顯然是比較重要的工具。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多搜集一些冬日景象,在課堂上要多用形容詞與比擬手法,比如形容滿地的雪為鋪了一層厚被,將松樹形容為保家衛國的士兵,將雪花形容為快樂的孩子。多媒體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小學生恢復了他們年齡應有的活潑,開始自告奮勇描繪自己心中的冬天:“小棕熊和媽媽一同進入甜蜜夢鄉”“松樹像嚴肅的士兵,默默站在雪地中”。總之,多媒體讓小學生發揮了想象力,對課堂起到推進作用,小學生開始踴躍發言,并將一種快樂的情緒彼此傳遞,讓課堂變得活潑生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閱讀顯然是重要的部分。閱讀可以凈化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然而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如今的語文教材以及拓展閱讀材料都不能滿足當今小學生的閱讀需求,甚至有的小學生覺得閱讀材料枯燥無趣,把閱讀當作沉重負擔。多媒體的加入將打破僵局,讓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語文閱讀變得輕松起來。教師要抓住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是小學生培養語感,積累語文素材的最好時期,讓小學生快樂閱讀。比如,我們在上《莫高窟》一課時,學生肯定對陌生神秘的莫高窟不感興趣,這時教師可以展示中央臺《探索與發現》中有關莫高窟的影像資料,讓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多媒體可以采用3D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莫高窟的魅力,無論是其中的彩塑,還是壁畫、藏經洞,都能栩栩如生展現在學生的眼前。當16米的大佛出現在學生面前,他們的眼光將緊緊鎖定其上,伴隨著背景音樂,配音員將用優美動聽的聲音為大家介紹:“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這種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可以“環游世界”,興奮地沉浸在觀影“莫高窟”的震撼氣氛中。教師可以不失時機讓學生打開課本,閱讀課文《莫高窟》,在有了心理預設后,學生將對課文有所期待,閱讀也不再枯燥。帶著興趣去閱讀,顯然是多媒體教學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的好處,讓小學生們感受到了閱讀帶來的快樂。
語文課堂與美的藝術緊密相連,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樣小學生們才能逐漸成長為綜合素質強的復合型人才。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先挖掘課本中的各種“美”:愛國情、親情、祖國山川美景等,抓住微小細節,利用多媒體資源無限放大這種美感。比如在講解《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時,過去教師往往只是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多媒體資源則讓學生除了了解課本知識,還能培養審美鑒賞能力。教師通過多媒體資源,讓震撼的埃及金字塔展現在小學生面前,學生將會全面了解什么是“角錐形建筑物”,金字塔這樣造型的原因以及金字塔高146米到底是什么概念等,進而理解古埃及時代,也就是公元前27世紀建造如此雄偉的金字塔是多么偉大與不可思議,這樣小學生們也就明白金字塔為何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了。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讓師生的審美力、判斷力都有所提升,也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語文課本內容。多媒體的出現,為小學生的語文課堂增添了聲、光、音、色等多重體驗,沖擊了小學生的視覺,也為快樂課堂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多媒體教學環節,讓學生的鑒賞力大大提升,為他們空間立體思維以及審美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總之,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引領下,語文教師要讓多媒體教學手段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表達力、理解力,增強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讓小學生的審美力大大提升,從而增強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開動腦筋,彼此交流經驗,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快樂學習,打造生動有趣的小學語文快樂課堂,讓小學生們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增長見識,度過美好難忘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