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蓮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過渡期,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順利完成轉變,根據小學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策略,只有充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方可促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小學數學作為主要強調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教師更應通過學習內容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嚴謹的數學思維能力。本文將詳細闡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及具體實施步驟,旨在使抽象學習內容具體化且生活化。
小學作為學生學習階段的轉折期,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師應充分注重學生學習方面的能力,從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奠定基礎,避免學生出現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成績不理想等情況。下文將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及具體策略充分闡述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策略。
教學生活化在學生時期的任何階段教學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師要充分注重使用生活化且具體化教學策略。下文將從兩方面闡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隨處可見,例如買東西時會涉及加減法,計算容器的容量和體積時會涉及容積體積計算方法,計算物體的長度時會運用長度測量法。諸如此類的數學知識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小學教師應充分意識到數學內容生活化的重要性,充分將數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提高生活能力的同時,更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
教師通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抽象內容知識化且生活化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能力,使其善于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數學知識,從而更有效地發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
上文提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只有將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下文將從教學情境生活化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案例中滲透數學思想以及設置豐富多樣的課后練習等三方面,充分闡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操作策略,并最終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并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小學數學活動的教學時,教師應適當摒棄教材中的教學情境,而更多地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案例。這樣一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更能加快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例如,當學習容器容量和體積時,部分教師僅僅抽象地給學生傳授毫升、升等容量單位,卻未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及接受知識的能力,該方法會限制學生的發展。而恰當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例如礦泉水瓶的容積、粉筆盒的體積等生活概念,通過對不同容量的計算,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在學習長度單位時,學生對毫米、厘米、米等長度單位未形成清晰的概念,此時教師應引入黑板的長度、學生的身高等相關概念進行教學,從而促進學生掌握抽象知識的速度以及將抽象內容生活化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應使學生養成嚴謹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只有充分將數學思想應用于日常生活,方可將抽象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生活。例如,在進行混合運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幫助學生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法則:當小明在購買水果時,一斤蘋果5.5元,小明買了三斤,一斤葡萄6.3元,小明買了兩斤,問小明用40元買這些東西將剩余多少錢?在解決此類混合運算時,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分別計算蘋果和葡萄的總價,再用40元減兩者的總價之和,從而計算小明最終剩余的金額。類似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充分掌握混合運算的法則,更能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
小學數學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契合其發展的教育策略。由于小學生有缺乏耐心、好動等生理特點,因而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采用豐富多樣而并不拘泥于單一形式的課后作業。例如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購買商品,增強其運算能力;通過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增強其動手能力;最后通過親自折疊或剪切立體圖形的模型,使學生在形成空間思維能力的同時培養其動手能力。教師可通過設置此類豐富多樣的課后練習,加快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以及通過生活化的操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處于學生學習的轉折期,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嚴謹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將數學內容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的影子,最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已被廣泛應用于目前教育階段中,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數學內容生活化的重要性,并逐步引導學生養成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大力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