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學生認知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加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中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至關重要。但是當前有很多語文教師受應試教育等教學觀念的影響,只注重學生成績的提升,忽略了對學生情感和情操的培養,抑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從挖掘語文教材、創設生動情境和結合生活實踐三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03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29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且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素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正確導向的全新教學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中的情感因素,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和價值觀。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進行論述。
一、挖掘語文教材,把握教材情感因素
語文教材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而語文教材中通常是以閱讀文本為主。每一篇閱讀文本都是作者豐富思想情感或者觀點的表達與流露,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深入透徹地理解教材中每篇文章的具體內容,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挖掘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因素,以情動人,讓學生在閱讀和理解之中產生良好的審美體驗和情感體驗,感染學生的情緒,進而做到情通利達和情知交融。
例如,在教授《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我先為學生分析了課文的時代背景,通過課前導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在春秋時期,諸侯國非常多,紛爭不斷,而楚國當時國力雄厚、兵強馬壯,并且楚王野心勃勃,一心想稱霸各諸侯國,所以,經常派兵攻打與自己意見不相同的國家。而齊國為了擺脫楚國的威脅,增進兩國的關系,派遣晏子到楚國做友好訪問。就這樣,晏子帶著自己的使命來到了楚國。如果你是晏子,當你來到楚國后,會怎樣做呢?這時,學生就會根據當時的情境,融入自身的情感來理解課文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通過挖掘語文教材,把握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
二、創設生動情境,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社會生活經驗不足,很難對語文教材文本中所蘊含的情感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致使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情感熏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以教學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的情感因素為基礎,選擇恰當的方式來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包括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直觀情境、通過角色扮演來還原文本情境、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渲染氛圍等途徑和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小學生對文本中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驗,喚醒學生頭腦中的情感認知系統,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促使學生形成情感認知和情感體驗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開國大典》這篇課文時,為了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感受開國大典的盛況,上課后,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電影中有關開國大典的視頻。當學生看著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空緩緩升起時,每個人臉上都顯現出激動與興奮的表情,如此便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通過創設生動情境,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知。
三、結合生活實踐,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知識來源于生活,語文知識更是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語文中的情感因素能夠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脫離了生活實踐的語文教學便失去了生命和活力。據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將生活與學生的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結合語文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合理引導學生帶著情感去觀察和體驗生活,這樣就會使他們更加細心地感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奧妙。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打開學生情感教育的源頭,有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教授《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時,為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我將課堂“搬”到了室外,讓學生在校園中觀察植物的生長與變化,感受身邊的美麗景象。趁著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我讓學生們拿出課本,再對比索溪峪中奇幻險峻的景象,感受索溪峪的獨特之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通過結合生活實踐,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幻之美。
總之,加強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舉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以飽滿的情感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挖掘語文教材、創設生動情境、結合生活實踐等多種途徑加強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功能,促進學生文學素養和全面發展的同時,使小學語文教學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尹愛琴.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分析[J].課外天地,2017(1).
[2]孫國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
作者簡介:王海俠(1977.11— ),女,漢族,山東威海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李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