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1世紀以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迫使各學科的教學方法不得不發生改變和創新。減少學生壓力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是當代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發展的潮流,因此教師要善于吸取別人的教訓,總結別人的經驗,在這個基礎上大膽創新,探索出適應新課標改革的需要和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素質教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04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32
數學是一門很靈活的學科,在課堂上需要教師巧妙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最大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對教學從事者而言是很重要的。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自身,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探究解決問題,讓他們在摸索中一次次獲得進步。我們教育事業從事者也一直在探索順應時代發展的最佳辦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導入新課
教育制度改革也使得教材也有變化,這就需要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去學習。簡短的新課導入,是學生產生急于解決問題的內驅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這對學生課堂上凝聚注意力有積極的影響,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學生注意力,縮短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的緩沖時間。其中,較為常用的導入方法有直接導入、故事導入、實驗導入、情境導入、溫故導入、設疑導入、懸念導入等方法。但是如何運用這些方法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課程斟酌處理。
二、明確教學目標
在學生學習初始,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內容和目標,這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具備的素質。同時,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一個目標讓他們在以后圍繞它探索追求。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嚴謹準確,簡單扼要,不要太長,同時教師要制定學生能認真看的目標,需要長期的堅持,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三、明確學習內容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和經驗,引導學生抓住學習重點,還要培養學生發現和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習過程中要意思明確,層次分明,同時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分模塊開展教學,給予學生學習方法,比如強調課本的重點以及注重平時解題格式與步驟規范化的培養,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和學生都重視的。另外,自學能力也是需要重點培養的部分,當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不要輕易地給出學生正確答案,讓學生自己探索研究,嘗試自己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四、課堂中的教學方法
(一)創立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當代新興學習理論強調創設真實情境,這對學生理解課程來說起到了很好的輔助。當代多媒體技術發展迅速,應用到教學中是很有效的工具,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以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使學習能在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
我們可能見過在立體幾何授課板塊,有的教學教師用多媒體電腦展示“讓所有立體幾何圖形動起來”的動態課件。此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誘導學生對立體幾何產生興趣和好奇心,有效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經驗,學習到新的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進一步感知所學新知識的意義。
(二)創設質疑情境,培養主動探究精神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敝挥袑W生發現問題,才會有興趣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有進步,有發展和創造力。每個人都從小幻想過自己長大成為了科學家,自己在平時中發現了一個問題,經過自己的潛心研究終于獲得一定的成就。當初牛頓不就是被蘋果砸到了以后開始研究萬有引力的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中,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多是被迫學習,自我學習意識淡薄。學生被教師束縛在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過這些思維去創新,這就不利于發掘學生的潛能,使得學生的創新創作意識受到壓抑和遏制。綜上所述,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機械接受的狀態轉化為主動發現探究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制造發展空間,有助于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創新創造精神。
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其中數學也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數學理論要發揮出效果可能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它的推算結果可能在發現幾十年后才會被證實,因此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影響往往被忽略了。但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和進步,數學理論和信息應用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加上電子信息急速發展以后會與現實更加貼切,而數學也將成為我們生活知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是學生數學成績定型的關鍵時期,擺脫了小學初中死搬硬套也能成績好的特點,賦予了嚴謹的理性思維,只有理解數學,才能學好數學,才能充分體現出數學這個學科的難度,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胡中雙.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1(4).
[2]竺仕芳.激發興趣,走出誤區--綜合高中數學教學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3(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劉菊紅(1982.12— ),女,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