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荷鳳
摘 要:有效傾聽,不僅僅單指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掌握與理解知識,還關系著初中學生在與人相處中的自我成長和發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教育手段或者課堂互動方式,提升學生在課堂的有效傾聽能力。本文將對初中數學課堂傾聽現狀以及原因進行分析,結合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狀態,提出相應的提高措施,讓學生意識到傾聽對于自身成長和與他人相處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在課堂中信息接收和信息處理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有效傾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35
小學數學教會學生最基礎的運算規律和固定的思考模式,高中數學則是考驗學生對自身所學知識的長期積累以及運用能力,而初中數學介于小學數學與高中數學之間,其重點是通過學生在課堂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思考并對知識進行積累。這一過程就需要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認真傾聽教師講課內容。如何提高初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有效傾聽能力必將成為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故筆者將對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傾聽水平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在學習知識上自我成長和不斷發展。
一、初中數學課堂傾聽現狀及原因
(一)初中數學課堂傾聽現狀
中學生多數處在自我認知不明確的狀態,他們脫離小學時代的幼稚和懵懂,開始初步擁有屬于自己的意識和思維。但這種意識和思維還未到達高中時代那般明確和正確,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道德和思維引導,才會有正確的道德理念和世界觀,因此我們將初中到高中這段時間稱作學生的塑形階段。而在這段時間里,中學生在數學教學課堂中的表現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積極展現自身能力,看起來是活潑積極,但多數其實狀態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其他人的發言,而只顧自身的言語是否表達或者被其他人所認知;另一類則是沉默不語,看起來數學課堂上有著一個較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但實際上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已經不在課堂上。以上這兩種情況下初中學生能夠真正的思考和認知的知識其實并不多,其從根本上體現著初中學生的通病——傾聽能力不足。
(二)傾聽現狀問題原因分析
1.學生自身的自我中心意識
多數家庭生活狀態是圍著學生轉,這些家長認為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最珍貴的,因此,家長對學生所提要求也從不拒絕,就導致了學生在初中尚未形成一定世界觀,同時也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帶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心理狀態在數學教學課堂上具體的表現為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和自我夸大,前者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從不注意其他人的言語只是認定自我所確定的言論;而后者則是對自我能力認知不完全,只是知道一點點知識基礎就武斷認為自己全都知識都已經了解,不需要繼續聽課或者聽其他人的言語,同樣是堅持自我所認為對的東西不理會其他人的言論。這種強烈的自我中心雖然在一定程度是會給予學生一定的信心,但大多數是使學生不僅在學習各類學科上尤其是數學上呈現鉆牛角尖狀態,還在實際的人際交往出現問題。
2.易被其他因素干擾
人們喜歡或者討厭一樣東西的前提是,人們可以明確注意到它,并且會對它產生一定的關注,在心里或者腦中對其進行定義以及分類,這樣東西才會真正進入人們的認知,成為人們學習知識的一部分,這樣的狀態被人們稱作注意力。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注意力在學習中可以被稱作橋梁,沒有注意力學生將無法將知識從外界書本或者言語中,分辨和獲取重要的知識并運往大腦深處,因此,注意力強弱也是影響傾聽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學生雖然剛剛脫離小學時期,但實際上其注意力程度同小學生是一致的——注意力較弱,處于一個對世界各種事物比較好奇的狀態,容易被各種新鮮事物和不同事情所吸引,他們在不同的事物中轉變自己的注意力,又或者他們根本不對任何事物產生注意力,就只是什么也不想即發呆。在這種情況下,中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或者其他教學課堂上,注意力更放在是誰發言而不是發言內容,又或者注意力放在教師的衣著而不是教師所講的知識內容。
3.數學教學課堂無吸引力
除了以上兩種造成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傾聽能力問題的原因外,數學教學課堂內容無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上文中對于注意力的解釋說明中,我們了解到產生注意力的前提是還要對其有一點的關注,這種關注就是所謂的吸引力,也正是吸引力才能驅使初中學生關注書本并產生注意力學習知識。但眾所周知的,初中數學學習定然不同小學數學學習有趣,其更多的是知識內容和課后習題,更別說初中數學書本和課堂中充滿著強邏輯性的內容,與初中學生情感化的思維更是不符合;再加上,部分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講課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有的快退休教師甚至只是按照書上內容進行朗讀,初中數學課堂充滿著無趣、枯燥,使得本就容易被其他因素干擾的中學生,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更是不加關心,更別說是有效傾聽了。
二、有效傾聽的策略
針對上文對中學生傾聽現狀問題原因的分析,下文將結合一定的例子,提出更加適合和可實行性的教學建議策略,促進他們在數學課堂中的有效傾聽。下面從讓學生認識傾聽的重要性、養成傾聽的良好習慣、采用不同方法吸引學生傾聽、提升學生傾聽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傾聽水平,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傾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發展。
(一)讓學生認識傾聽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數學課堂有效傾聽最首要的策略,就是讓學生認識到傾聽對其自身有多么重要。在前文中我們知道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道理理念和世界觀并不清晰,因此,若是沒有教育他們,他們不懂得為什么傾聽,也不懂得如何傾聽,則在這個階段教師們要讓學生們學會傾聽,不斷地對初中學生進行傾聽教育,并一再強調傾聽對于自身發展和與人相處時的重要性;當然教師不能只是在口頭對初中學生進行理論教育,因中學生并不能理解過于深刻的知識,教師應當舉一些適當的例子進行講解,比如:在數學課堂上出現過于積極回答問題而從不在乎別人言論的例子,教師可以讓一位同學先表達觀點,然后再讓其他同學在其基礎上表達自己的言論,做到讓學生關注和傾聽其他人的發言內容,或者引導學生讓其換位思考一下,感受一下若是自己積極發言卻沒有受到任何人的傾聽時的心情。這樣一來初中學生會切身意識到傾聽別人的發言,不僅是對其他人的一種尊重,還可以其他人那里學到一些不同的思維邏輯。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相關知識的時候,數學教師講解方程式的解法時,可以引導學生傾聽,如教師說出某個知識點,然后在10分鐘之后,向學生提問:剛才教師說的知識點是什么?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認識到了傾聽的重要性,進而在日后的數學學習中,也會更加重視傾聽,重視教師在課堂上說的每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