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凱凱


摘要: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企業逐步實施“走出去”的發展之路。人民幣匯率在兩次匯改級機制后逐漸市場化,特別是在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我國OFDI顯示出加速的發展勢頭,其匯率水平的變動對我國OFDI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通過構建分析模型,分析了人民幣匯率水平對中國OFDI的影響。實證分析表明:隨著人民幣匯率水平的提升,可以促進中國OFDI發展,也即中國境內企業受匯率水平的影響直接作用在對外直接投資的貿易上。
關鍵詞:匯率 對外直接投資 一帶一路
一、緒論
選題背景和意義。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穩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不斷完善“走出去”工作體系,中國企業融入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位。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為1456.7億美元(其中包含金融類與非金融類),同比增長18.3%;截至2015年底,中國2.02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外共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3.08萬家,分布在全球188個國家,年末境外企業資產總額4.37萬億美元[1]。
然而,就當今世界經濟形勢判斷,金融危機的余潮還未消退,世界經濟總體來說沒有從金融危機的沖擊中緩過神來,面對東南亞各國制造業的崛起,中國曾經擁有的世界工廠地位以及所擁有的廉價勞動力優勢逐漸變得不復存在。近十年來,人民幣匯率經歷兩次匯改機制,對于我國對外直接貿易的影響不可小覷。如今我國OFDI處于迅猛發展的新時期,人民幣匯率變動對OFDI的影響究竟如何,值得關注和研究,論文希望通過相應的實證分析方法來探究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分析結論為我國人民幣匯率機制的進一步改革和中國OFDI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借鑒作用。
二、匯率與對外直接投資影響的理論綜述
FDI與匯率之間關系的研究,一直是全世界各學者熱門探討的研究方向之一,從1960s年代開始,得出了很多結論。而常用的理論有:相對財富效應理論,相對生產成本效用理論及風險效用理論。
相對財富相應理論是Froot&Stein(1991)通過“財富效應”對匯率變化和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進行闡述。該理論認為假如投資國相對于東道國的貨幣升值以后,投資方相對于東道國手中的財富會增值,這對投資者進行企業吞并將更加有利[2]。所以該理論表明,一國貨幣的升值可以增加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亦即二者呈正相關的關系。
相對生產成本效用理論是由Crush(1985)提出,同樣如果作為投資母國的中國相對于美國作為東道國的匯率上升,即人民幣匯率上的話,人民幣能夠換取更多的美元,則意味著對于母國的中國投資企業的利潤就會增加,而利潤的增加就會導致更多的廠商會選擇到國外進行投資,因此會增加母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3]。
風險效用理論,目前學界還未達成共識,一方面,如果匯率的大幅度波動,造成了匯率的不確定性,風險增加,使得投資商更愿意將其廠商直接于貿易國本地進行生產發展,其結果同時也促使了FDI的流出,增加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另一方面,匯率波動大將導致投資國境內企業對于在外國進行直接投資的意愿降低,為了控制匯率波動風險,進而持觀望態度,抑制直接對外貿易的發展[4]。
三、人民幣匯率對中國對外投資直接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計量模型與數據
為了研究匯率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本文利用Eviews7.2分別對實際有效匯率、波動率和對外直接投資進行單位根檢驗。
通過對上文現有的理論表明,匯率的變動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對于匯率的變動及對于匯率波動兩個指標(風險有效理論是對匯率波動的理論分析),因此為更加有效考察我國匯率水平與對外直接投資之間的關系,本文以匯率波動率作為控制變量。
依據王鳳麗等人(2008)所使用的方法,構建一下實證模型[5]:
lnOK=β0+β1lnREER+β2lnVOL+ε
本文主要選取2012年至2017年的月度數據對中國匯率變動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共66個樣本研究。各具體變量介紹如下:
第一,用OFDI表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的月度數據,單位是億元。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數據中心
第二,用REER表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這樣可以直接摒棄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影響,數據來源Wind資訊。
第三,用KWH表示全社會用電量,單位是億千瓦。由于目前我國并未統計月度GDP數據,因此本文采用全國發
電量與GDP存在長期正相關的關系[5],使用我國月度發電量作為月度GDP的代理變量,數據來源中國電力網。
第四,VOL變量的衡量,本文使用了2個月的數據來滾動計算其標準差,并以此作為匯率波動率的代理變量。
第五,通過OFDI/KWH作為因變量,提出經濟規模GDP對OFDI造成的影響。以此來單方面分析人民幣匯率對OFDI的影響,下文以OK來表示。
其中,為了減少起變量間內生性問題,對變量OK、REER、VOL均取對數。
(二)實證檢驗過程
在分析時間序列的數據時,需要對各變量是否平穩進行單位根ADF檢驗,并基于ECM模型檢驗LnOK、LnREER、LnVOL三者之間是否存有協整關系,表明各個變量間長期穩定的關系。結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三個變量一階差分均穩定,避免偽回歸的出現。
1.實證回歸結果如下。
lnOK=-13.89274+2.511843lnREER+0.051285lnVOL+ε
t=(-4.134165)(3.592942)(1.419455)
因匯率波動率在5%的水平下并不顯著,無法拒絕β2=0的原假設,進而與其余變量也不存有協整關系。
重新設定模型并回歸:
lnOK=-14.51963+2.593254lnREER+ε
t=-4.324365 3.692776
F=13.63659DW=1.832023
2.人民幣有效匯率與OFDI之間的協整檢驗如下。由ADF檢驗得知,lnOK和lnREER都屬I(1),所以上述回歸結果有可能因非穩定而導致偽回歸的結果。故記:
εt=lnOKt+14.51963-2.593254lnREERt
并對殘差序列ε進行ADF檢驗:
序列 ADF值 1%臨界值 5%臨界值 10%臨界值 結論
ε -3.906035 -3.536587 -2.907660 -2.591396 平穩
有其檢驗結果知,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說明對外直接投資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存在協整關系。
四、結論
通過上述實證分析可知,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REER系數為2.593,并通過了協整檢驗,說明人民幣匯率與對外直接投資存有長期均衡關系,人民幣匯率水平的提高可以促進OFDI的發展;匯率波動率VOL對我國OFDI未能產生明顯的影響。該結果與Cushman(1985)的“相對生產成本理論”和Froot&Stein(1991)的“相對財富理論”理論一致。根據研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水平的變動是影響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關鍵因素,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水平的上升,即人民幣的升值,推動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外直接投資,同時并購東道國企業有一定的激勵作用,進而促進我國OFDI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15:2-3.
[2]Froot,Kenneth A. Jerelmy and C. Stein,Exchange Rat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n Imperfect Capital Market Approac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3]Cushman,D.O. Real Exchange Rate Risk,Expectations,and the Level of Direction Investment[J],Review of Economics ans Statistics.
[4]Steven W. Kohlhagen,Exchange Rate Changes,Profitability,and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5]王鳳麗.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基于ECM模型的檢驗[J].經濟問題探索,2008(03):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