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群
摘要:當前,我國的經濟正處于發展中的重要時期,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結構以及發展質量都在不同程度的改變,建立了全新的經濟形態,也也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布局階段。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行政事業單位是經濟發展中的主要企業形式,起到了比較重要的公共職能作用。從行政事業單位的角度出發,不斷的深化內部控制的策略與方針,提升單位內部控制的管理能力,對單位的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從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分析現狀出發,從當前的單位發展背景以及內部控制對企業實際的發展作用和意義進行分點闡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其目的在于給相關的單位管理者提供一些理論化依據或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不斷的發展和經營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起來的,并且現在已經形成理論依據的一種內部管理制度。內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預防,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和條例來減少錯誤的發生,提高單位的實際管理能力。
一、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點
(一)外部監督不力
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決定了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不僅僅是指本單位內部的事情,內部控制的建設在需要建設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同時也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也就是說,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不僅僅要單位內部的管理,也需要外部的監督和管制。但是從當前的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完善的外部環境還沒有建立起來,外部監督的力度還沒有完全發揮處理。財務部門,審計單位以及監督管理部門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主要監督部門,需要發揮其各自的作用,使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可以有序的開展開來。
(二)內部監督缺位
2012年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控制制度》頒布之前,很多的行政事業單位僅僅只能依靠《會計法》和《預算法》來實行對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以及外部監督工作,從這一點來看,不管是內部控制還是外部管理,相關的管理制度體系都還沒有完善起來。當前,我國的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都沒有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也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進行管理,有的單位雖然有設立相應的監督部門,但是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很多監督制度都只是掛在墻上,沒有真真正正的實施開來,等于形同虛設。
(三)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與其他企業的性質不同,行政事業單位具有管理智能和公共服務之智能,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更多的是關注的它的職能行使,沒有重視對經濟活動的重視,所以當前我國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都沒有有效的開展開來。也沒有相關完善的規章制度,導致內部控制在單位部門的實施十分蒼白。到了2012年,國家頒布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才讓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有法可依,但是這距離實現良好的內部管理工作還遠遠不夠。
(四)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人員內控意識薄弱
在以往的發展中,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都沒有正確的認識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多領導都認為內部控制是可有可無的。行政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自身單位的智能的行使,忽略了對自身單位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使得很多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資金管理和廉政建設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另外,內部管理體系貫穿于整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與各部門的合作及實施息息相關,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必須調動單位各個部門齊力參加,而不是只要幾個領導者或是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可以單獨完成的,在內控體系實施過程中更需要各部門的相互協助。而在以財務部門為主的內部控制系統下,許多部門不會主動去參與或配合完成財務部門的內部控制,并且會出現其他部門為追求個人或部門利益,影響內部控制的實施。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與提高
(一)加強考核和問責機制,強化內部員工的內控意識
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是保證內控制度有效實施的基礎。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有所提升,就必須要制度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對行政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考核。對這些經濟支出的資金進行有效的核算,考核一下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運作資金以外的資金運用到哪些地方,然后結果如何。讓這些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去向暴露在陽關監管之下,對于那些不合理的資金支出,以及資金上的浪費,都要找到相關負責人,進行追責處理,不能讓單位對個人的失誤所帶來的風險進行買單。單位考核制度的實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員工的警覺性,可以起到強化員工內部控制意識的作用。另外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層要對實施內部控制體系起到到以身作則的帶頭作用,這是內部控制體系實施運營的關鍵性一步。
(二)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規范內部經濟行為
2012年頒布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給我國做的行政事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提供了相關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本規范建立與單位實際情況相一致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并組織實施和建立相關的經濟活動的風險評估機制,建立起等級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對本單位的內部經濟活動流程進行審核,明確資金去向與來源,并對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進行風險評估,并根據其中的風險類型進行相關對策的設計,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單位內部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并監督工作人員切實有效的執行下去。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實施內部管理工作的基礎,只有符合本單位實際發展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才是最好的內部控制提升,只有將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到實處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必須要結合以財務部門為主的作業流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活動進行全面有效的內部控制,為其執行力優化奠定基礎。在內部體系實施過程中,絕大部分員工不清楚自己的分工要求,很難實施開展工作。
(三)保證內部監督獨立性,增加政務透明性
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職能是做好相關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充分的展現政務的公開化,讓行政事業單位的政務工作內容有效的在陽光下運行。在這之中,首先要建立專門的審計部門,從制度上保證內部監督工作的獨立性,使內部監督人員可以有效的發現內部監督工作中的不完善,并敢于提出問題,發揮相應的監督作用,這樣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四)完善外部監督機制,加強外部監督
加大現場和非現場監督力度,提高防范和抗拒風險的能力。行政事業單位應對每項工作制度具體、細化、成文的制度和程序,并在企業各部門統一工作要求和工作效率。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必須以各項法律為依據,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形成內在形成內在的橫向和縱向的相互制約的內部控制架構。另外,也可定期組織內控監督會議,開展對內部控制實施的整體評定,對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定期進行分析,確定短期內內控管理的對象和辦法,從而進一步完善內控機制。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來說,內部監督體系可以有效的促進員工的管理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內部管理的過程中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另外,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部門還可以進行內部控制工作監督信息的貢獻,將所發現的信息發布到共享平臺中,在這之中,可以有效的減少工作量,還可以相應的提高工作效率,減輕行政事業單位的負擔。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部門如果采用合作的方式,這樣也會加大監督的力度,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結束語
不管是哪一個行業,在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都需要高效的內部管理制度來約束單位和員工的行為,在不斷的發展中,需要根據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市場發展背景,來對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進行改革與創新。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還處于初級的發展階段,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單位要重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并需要技及時的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不斷完善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另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借鑒其他優秀企業的先進管理技術,來來自身單位進行制度和管理方式上的完善,只有達到良好的內部管理水平,才能實現單位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才能達到可持續化發展的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文兵,安家鵬,干勝道.多元共治模式倒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路徑研究[J].財政監督,2017(5):60-69.
[2]馬吉驍.國家價值觀視角下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多維歸因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9):48-50.
[3]劉詠梅.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研究——以煙臺市交通運輸局為例[J].商業會計,2017(17):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