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城

摘? ?要:電力設備的穩定運行是保證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目前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供應要求不斷提升,配電網設備也在呈指數型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完成配電網運維工作,成為了新時代下,配電網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傳統配電網運維方式弊端入手,分析在新的技術條件下,配電網智能運維的內涵及工作機制,為配電網智能運維提供參考意見,指出發展方向。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 配網自動化? 運維? 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017-02
隨著配電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處理、分析、運用的升級,在個區域電網,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和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地區,配電網新技術的應用如火如荼。尤其是智能配電網的建設、無人機巡視的推廣應用和智能主站的建設,對配電網運維將產生深刻影響。
1? 開展配電網智能運維的必要性
目前,電網企業原來對配電網進行運維使用的是專門的運維工作者定期檢查的方法,這種方法會導致工作內容增加,且配電網運維工作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才可以結束對電網進行維修,運維效率不高。同時,配電網結構復雜,設備種類多,一線員工很難用一套標準完成所有設備的運維。另外,難以避免部分運維工作者缺乏責任意識,在對電網進行運維期間會敷衍了事,即使出現問題,也不會立即使用合理的方式來加以處理,一旦出現嚴重故障,就會對電網產出不利影響。
因此,配電網智能運維的引入,將顯著提升運行維護效率,減少因人為問題造成的電網不確定性故障。
2? 智能運維管理的主要推廣內容
2.1 實現配網故障自愈
差異化應用智能分布式與主站自愈兩種自愈,重點推進配網自動化主站自愈建設,實現對饋線組運行方式、自動化開關位置狀態、遙測電氣量值的綜合展現。故障時自動匯總分析終端告警信息,生成最優自愈策略并自動遙控實施,實現中壓線路“故障區段自動隔離,非故障區段自動轉供自愈”。
2.2 以“機器代人”實現配網巡視無人化
(1)推進智能配電站建設,實現配電設備健康狀態和運行環境的在線監測,對危及設備安全運行的異常狀態及時進行報警,實現配網設備狀況一目了然、設備風險管控一線貫穿。主要實現的狀態量監測功能包括:變壓器溫度監測,SF6充氣柜氣壓,局放信號、電纜終端溫度、直流系統蓄電池運行信息監測,環境水位、煙感、溫度、濕度、門禁、小動物活動和智能門禁管理。
(2)開展架空線路無人機網格化機巡作業。按照自主機巡作業全覆蓋進行人員培訓和裝備配置,基層供電所至少擁有1~2名AOPA資質飛手、裝備不少于2臺無人機,機巡作業范圍覆蓋全部架空線路和設備,具備全地形地貌、晝夜全天巡視能力,試點搭載紅外熱成像、3D激光雷達、超聲波、圖片識別缺陷等先進傳感設備和技術進行多維度精細化巡視。
(3)應用電纜智能運檢新技術。試點應用超低頻介損和帶電局放測試等電纜狀態檢測手段,研究應用電纜通道智能巡檢機器人;在重要電纜通道內應用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超低功耗物聯網通信等技術,對電纜接頭溫度、通道內氣體成分、環境溫度、濕度、水位、蓋板開啟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實現通道智能態勢感知與風險預警。
(4)通過智能技術實現智慧運維,優化配網巡視策略,實現智能運維后,配電站人工定期巡視周期由一月一次調整為半年一次。
2.3 實現配網保護遠方修改定值和遠程配置
增加配網終端保護遠方修改定值功能模塊,實現遠方下裝定值、核對定值和修改配置等功能,實現配網繼電保護裝置定值的遠程運維,將有利于降低運維人員的現場作業風險,大幅提高運維效率。
2.4 實現配網網架結構智能分析
推廣配網網架“智能診所”信息平臺,智能分析饋線組接線、站間及母線間聯絡、配網自動化開關分布、故障可轉供率等情況,綜合單線圖圖模和運行負荷數據,輸出網架問題清單,指導網架完善項目立項,重點解決電力安全事件問題、單輻射線路問題、母線失壓環網線路不可轉供問題、線路分段不合理問題、聯絡點過多問題五大類網架問題,實現網架可視化精益管理和精準投資。
2.5 實現配網運行方式智能優化
推廣配網智能方式機器人,實現配網運行數據自動統計、電網風險自動評估、安全事件等級智能評定、電網供電能力和運行經濟性智能分析,自動生成配網運行方式優化方案,有效提升供電可靠性,降低事故事件等級,減小綜合線損。
2.6 實現配網操作智能化應用
(1)計劃性遙控操作。開展常態化配網自動化開關計劃性的“晨操”開關遙控工作,保障在故障處理、轉電等業務的正常業務應用,提高配網自動化設備的運行操作控制實用化能力。
(2)推廣圖形開票及網絡發令。開展基于配電網GIS的點圖成票技術應用,以GIS拓撲五防校核及圖形出票,規范調度、現場運行人員填寫停復電等操作步驟的水平開展移動網絡發令技術應用,滿足配調與巡檢、配電等單位通過技術平臺與智能移動終端快速、準確、規范的下達操作指令。
(3)程序化操作。開展基于主站策略的配網自動化設備的程序化操作技術研究,滿足傳統配網自動化開關快速故障隔離及主站策略程序化快速干預,實現故障快速處置及非故障區快速復電的工作要求。開展計劃停電、轉電業務的程序化操作技術應用研究,減少調度、現場人員的過程參與,實現業務的安全、高效開展。
3? 配網自動化業務管理
3.1 配網自動化主站建設總體要求
在廣東電網,配網自動化主站按照《南方電網一體化電網運行智能系統地級主站標準化設計指南》OS2配網部分的功能要求開展建設,實現配電運行監視、用電運行監視、分布式發電/儲能/微網綜合監視、智能告警、完善智能電網技術支撐系統,實現配電網故障智能診斷與自愈控制實用化。
3.2 實現終端在線智能診斷,提升在線率
(1)開發配網自動化主站智能診斷功能,以實時采集數據和終端告警信息為基礎,與資產管理系統有效聯動,實現自動化終端故障、離線主動診斷,并自動發起終端異常處理工單。
(2)配網自動化終端可使用有線或無線通信方式,當使用無線通信方式時,需提前開展現場通信品質測試,不滿足通信需求的需提前改造解決。
(3)配網無線終端支持全網通的工作方方式,支持電信、移動、聯通無線通信切換。加強配網5G技術應用,利用5G速度快,容量大的優點,應用在與主站通信節點以及配網終端自間的通信中,提升配網終端高速管控能力。
3.3 自動化維護技術保障
一是強化配網自動化隊伍建設,構建市局、區局和供電所三級自動化人才網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技能考核,提升配網自動化終端、通信設備、網絡式保護技術技能水平。二是完善配網自動化運維管理標準,明確配網自動化規劃、設計、施工、運維各環節內容和要求,針對不同類別的設備制定、修編現場操作的手冊或作業指導書,規范現場操作行為。
4? 結語
電力企業應對配電運維技能及業務加以融合,在上班管理中還應根據實際特點來開展,對安全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對設備運維管理目標進行確定,使班組管理人員掌握更多先進的技術,實現運維合一。
參考文獻
[1] 徐瑋.配電網智能化運維管控平臺應用功能架構探討[J].裝備應用與研究,2017(33):53.
[2] 王良.智能配電網自動化應用實踐的幾點探討[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6,44(20):71.
[3] 劉云鴻,周正煉.智能化配電網設備運行研究[J].云南電力技術,2016,44(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