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
摘? ?要:平交路口作為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減少公路平交路口交通事故,提高其綜合運行水平,針對如何能改善交叉路口安全問題,我通過傳統的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配套設施設計方法與現在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配套設施設計方法的對比找出合理的安全配套設施設計方法并實現其優化。針對不同地形、不同交通形式、不同道路寬度,我們將公路平交路口交通按照不同需要進行道路安全配套設施設計組合方法。通過車流量每天的網絡統計數據,選出最具典型的主干道進行調查,建立設施選擇模型,得出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與車流量的關系。通過建立的選擇模型,進行安全量化評估,通過SPSS軟件對車流量數據的處理,利用大自然數據估計法得出其未來整體趨勢變化。并通過模型得出最優組合方案。最優解為交通提供了便利,為安全配套方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公路平交路口? 安全配套設施? 設施選擇模型? 設施評估模型
中圖分類號:C913.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064-02
平交路口顧名思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平面交叉路口。它作為我國省級主要干道與另外公路相交的瓶頸點,交通安全事故特別受到重視。近幾年來,交通安全與否是保障車輛正常運行的突出問題,其問題嚴重性引起大眾的高度重視,設置合理的交通安全設施對我國意義重大[1]。
交通的安全在我們生活中十分重要,提出安全配套的設施方案迫在眉睫。合理的交通安全配套設施設計可以緩解交通的壓力。隨著網絡的逐漸普及,交通燈也應用上了網絡。交通燈的擁堵也可以歸結為網絡的擁堵。網絡擁塞現象發生次數越來越多,交通給網絡帶來的擁堵有網絡的延時、網絡的傳輸中斷、信息傳輸的混亂等一系列問題[2]。給交通信息的傳輸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本文針對平面交通安全配置設施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配置方法,針對不同路口的設施排放分別做了模擬實驗求出最優解。并進行了精確性的調查,為以后的平交路口安全實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 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配套設施分類
道路的類型分為五種,十字形交叉路口、T型交叉路口、Y型道路交叉路口、環島、錯位型交叉路口,通過我們測試出的數據,按照不同道路的車流量,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寬度,以及控制類型結果建立了Excel表格[3]。
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種類型,指示類、行車類等等。根據各種安全問題,以廣東市G國道為例,車速仍含有隱患。所以由當前的情況將采取相應的措施。
2? 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配套設施安全性評測
道路的流通狀態的主要特征是安全、道路警示性、行車舒適性3個方面,本文挑選了9項行為檢測數據,針對速度標準差、平均速度、速度相對變化差、制動次數、制動功效、第一剎車點位六項指標進行具體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1)速度標準差:汽車行駛情況的速度波動,該值越大說明道路越不平坦。
(2)平均速度:汽車平均行駛速度,該值越大說明安全性越低。
(3)速度相對變化差:汽車經過路口速度的變化對比。
(4)制動次數:駕駛人員松油門和踩剎車的總次數,多項數據表明駕駛人員普遍主動意識較強,所以,通過這項指標可以看出交通措施對駕駛人員的影響程度。
(5)制動功效:駕駛人員松油門和踩剎車的功效和。
(6)第一剎車點位:剎車位置與路口停止線距離,若此值較大,表示駕駛人員可以較早的意識到交叉口。以及加速度等指標的提出都是為了研究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人們的特性和規律。
3? 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配套設施組合模型
通過探求的車流量與車速的關系,我們通過選擇的車道測試模式建立了選擇性模型進一步預測安全指標的配置與車流量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spass軟件的處理,得出未來發展趨勢曲線。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線性方程,從而建立線性近似模型。在模型中能利用線性方程對車流量數據進行校準。再利用spass軟件計算未來發展的擬合度。經過計算擬合度為97.6%。擬合程度高,則車流量與交叉路口有著直接相關的關系。
駕駛人員的一些不良習慣對安全行車影響也很大。
(1)自動擋車司機不扶方向盤:其實這是一種分散注意力、降低司機反應速度的錯誤習慣。在較高速度行駛時,如果車輪收到顛簸,偏離正常行駛方向,雙手并未扶穩方向盤,不能迅速回輪,事故的發生概率會更大。
(2)開車時吸煙,喝水、飲料等。
(3)行駛時氣囊上擺放物品:氣囊在發生正面碰撞后彈出,對駕駛人員提供緩沖和保護,從而確保人身安全。但是如果氣囊上放有其他物品,在彈出時物品有可能會傷到人。
(4)駕駛座椅太靠后:有時司機在長時間開車后,想要將腿伸直。但如果需要緊急剎車時會來不及,有可能造成較嚴重的后果。
(5)駕駛人穿高跟鞋駕駛車輛。
駕駛員的各種不良習慣會直接影響駕駛效果,因此本文設定了一種新得檢測設備,可以在公路平交路口對駕駛員的駕駛狀態進行拍攝,以紫外線拍攝的方式清晰地記錄駕駛員駕駛狀態,并將拍攝結果反饋給地面中心處理單元,由地面中心處理單元在數據庫中進行整合,一旦發現上述問題,理科提醒工作人員,采用有效的處理方式處理,防止出現事故。
4? 實驗研究
設計出模擬場景并進行其實驗,將六種典型的平面交叉路口分別進行實驗,每個交叉路口分為兩組:現狀組和模擬組。將六種典型的平面交叉路口再進行兩兩劃分。嘗試通過模擬實驗探求出哪種安全交通配置方法好,實驗方法:將同一個交叉路口配置兩套安全措施方案,A、B,招募10名女性測試者、10名男性測試者。要求:被測試駕駛員平均年齡30歲,有10年的駕駛經驗身體無不良狀況,通過模擬駕駛,試駕時間5min,適應環境。A方案是最原始沒有儀器測試,隨機讓十位駕駛員開往不同的路線,在模擬途中,做好指示牌,為駕駛員提供相應的路程信息,途中若出現小故障需重新進行測驗,總結出相關開車線路、速度、及剎車時腳下的反應速率探求沒有儀器提醒下駕駛員的狀態對安全的影響。B方案加上檢測設備,針對駕駛員的時刻狀態進行監控,對前往不同地區的駕駛員進行狀態分析,測試各階段駕駛的車速以及在最后駕駛員對整體駕駛的感受進行問卷調查。
實驗結果表明,引入本文配套設施的方法后,駕駛員的安全性更高。
5? 結語
在與傳統的配置設施比較中,在城區加減速、慢行、限速等的標志,在與公司相鄰的鄉村道路上設施1處平交路口,在平交路口的30m處設置減速帶,在減速帶增設限速標志,對于影響視野的障礙物我們加以清除我們應大力宣傳交通安全意識,對司機進行知識教育,在上班高峰期時,無用車輛應即使避開高峰期,防患車的安全隱患。在彎道、公司出口設置凸透鏡,讓開車的人自覺形成注意看反光鏡的安全意識,相互避讓,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在此同時,對于車隊經常經過的路線,設置一定的減速帶,以防剎車不及時帶來追尾事故。在路口標明行駛方向和距離,提醒行人前方路線,防止因進錯岔路口而造成一方路口的擁擠。
參考文獻
[1] 趙曉華,遲景昊,樊兆董,等.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設施配套設置方法[J].中國公路學報,2017,30(11):122-128.
[2] 趙曉華,樊兆董,張常奮.基于TOPSIS與灰色局勢決策的無信號交叉口交通安全設施綜合評估[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9(7):671-678.
[3] 張喆.公路平交路口車輛警示系統設計[J].價值工程, 2019(19):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