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肖斌
摘? ?要:在汽車基本結構中,底盤需要發揮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對汽車底盤結構展開了分析,對傳動系、行駛系、制動系和轉向系的結構組成情況進行了研究,然后對汽車底盤結構的輕量化、穩固化和動力化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汽車? 底盤結構? 輕量化? 動力化
中圖分類號:U463.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071-02
近年來,汽車底盤結構取得了不斷發展,以滿足汽車的安全、穩定運行要求。作為裝載汽車各種系統和零件的部位,汽車底盤結構復雜,將對汽車整體性能產生影響。因此,還應加強汽車底盤結構研究,以便在進一步掌握汽車構造的同時,了解汽車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1? 汽車底盤結構分析
汽車底盤是汽車基體,需要為其他部件提供支撐力,從結構上來看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即傳動系、轉向系、行駛系和制動系,不同部分擁有不同結構和功能,需要實現結構合理化設計,以便使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動力性得到保證。
1.1 傳動系
按照動力傳輸方式,傳動系可以劃分為液壓傳動、液力傳動、機械傳動和電傳動等類型。從結構上來看,包含離合器、差速器、萬向傳動裝置、變速器等構件。離合器分為液力式、摩擦式等多種,廣泛應用的為片式摩擦離合器,擁有較大摩擦系數,在外界操縱力作用下可以實現發動機輸出動力和車輪動力轉換。摩擦片數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通常為一片。按照換擋方式,變速器可以劃分為機械式、動力式等多種,前者由人力通過操縱機構撥動齒輪或結合套實現換擋操作,后者采用換擋離合器,通過將不同檔位齒輪與軸連接實現換擋操作[1]。針對相交軸,需要利用萬向傳動裝置實現動力傳遞。而減速器等構件采用齒輪傳動,結合整車構造和發動機位置進行安裝固定,可以使行駛中的車輛減速運行。傳動系可以與汽車發動機聯合,負責將到發動機動力傳輸給驅動車輪,確保汽車在不同工況下均能正常行駛。
1.2 轉向系
轉向系由轉向軸、轉向盤等構件組成,能夠對汽車行駛方向進行轉變。轉向器將在車架上固定,實現轉向操縱力傳輸時會改變傳動力方向。在工作過程中,轉動盤發生轉動后,會向轉向器施加力,促使內部齒條軸重復循環運動,促使轉向操縱力得到放大,因此能夠實現汽車行駛方向調整。按照國家規定,轉向盤多位于左側,因為能夠使兩車交會時保持視線開闊。在轉向系設計中,需要加強角傳動比控制,即轉向盤轉角增量與同側轉向節增量比。在汽車設計提出不同的轉向靈敏度要求時,需要采取不同的轉向角傳動比。如果靈敏度較高,還要利用助力轉向裝置和變速轉向器保證轉向輕便和靈敏。
1.3 行駛系
行駛系可以對發動機動力進行接收,實現汽車驅動輪的驅動。與轉向系聯合,能夠使汽車行駛期間得到穩定操縱。從構件組成上來看,包含車架、車轎車輪和懸架等,能夠對汽車總重量進行承載,同時對車輪提供的地面反力進行承載,使汽車行駛振動、路面沖擊力等得到削弱。在車架上,汽車的多數零件和系統都將得到固定,因此要求車架達到一定剛度和強度要求,可以劃分整體式和鉸鏈式兩類,前者車架為一整塊,后者包含前后車架,采用鉸鏈連接。車轎車輪與車輪操控密切相關,需要對制動力、垂直反力等力引起的力矩進行承受,包含轉向橋、驅動橋等多種。懸架與車架車橋直接連接,能夠利用減振器等部件提高車輛的穩定性。
1.4 制動系
制動系由駐車制動系和行車制動系這兩套制動系統構成,彼此之間相互獨立且相互關聯,擁有各自獨立的制動傳動機構和制動器,國內汽車多配備配套制動防抱死系統。在制動系的作用下,行駛狀態中的汽車能夠可靠停駐和安全減速。在行車制動系統中,通常車輪制動器的旋轉元件處于齒輪或半軸上。在駐車制動系統中,中央制動器通常在傳動系的傳動軸上進行旋轉元件安裝。
2? 汽車底盤結構的發展探討
2.1 輕量化發展
減輕底盤結構重量,不僅能夠實現油耗節約,還能滿足汽車安全運行需求,同時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使汽車設計向著節能環保方向發展。現階段,寶馬、奔馳等汽車品牌都開始運用鋁合金材料進行底盤車架生產,該種材料不僅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同時密度較小、便于成型,能夠實現底盤結構的輕量化。與此同時,鎂合金等輕質化材料也經過了實驗室研究,逐步進入到量化生產階段,能夠在汽車底盤架構生產中得到運用。在輕量化技術運用上,則提出了W形沖壓梁,通過高強沖壓加工成型,能夠在提升底盤結構強度的同時,實現結構輕量化設計[2]。采用W梁,也能減少應力集中、橫截面跨度大等問題的產生,促使底盤梁結構的剛度得到提升,因此在底盤結構設計與制造中逐步得到了應用。從結構發展方向上來看,未來汽車底盤結構將取得輕量化發展。
2.2 穩固化發展
懸架結構設計,就是為了提高汽車底盤穩定性。汽車底盤結構是否穩固,直接關系到汽車行駛是否具有安全性。因此在底盤結構發展中,將向著穩固化的方向發展。在行駛速度較高的汽車中,通常需要完成由彈性元件、減振器、導向裝置構成的懸架設計,借助鋼板彈簧對地面顛簸帶來的振動進行緩沖,利用減振器使通過彈性元件傳遞的振動能量得到衰減。在現代汽車中,多采用液壓式減振器,可以憑借工作油在狹小縫隙中流動產生的熱量對振動動能進行消耗。此外在底盤結構研制上,目前重點進行熱成型高強度鋼材的研發,運用在底盤防撞結構上能夠使車輛整體剛度和強度得到提高,保證結構的穩固性。在底盤構件設計上,也可開始采用圓形孔的手段,以便使構件應力能夠得到均勻分布,保證構件安全。
2.3 動力化發展
為滿足社會發展節能環保要求,新能源汽車得到了研發。不同于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側重采用鋁制滑板式底盤,盡管核心部件組成無明顯差別,但是由于需要采用電子控制方式進行轉向、制動等系統的調控,使得底盤結構形式發生了一定變化。在底盤結構設計上,離合器、變速器等部件被取消,轉向系統等利用電氣連接,使得底盤空間有所增大。在前后軸位置,需要完成動力電機的布置,因此在底盤結構設計上需要提高動力傳遞效率,以便使汽車更具實用性。底盤上裝載的油箱被動力電池組取代,需要實現分散擺放,以便減少摩擦和碰撞。結合這一特點進行底盤結構改裝,需要保證電池組位于底盤質心,應靠近主減速器,以便使動力傳遞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損耗得到減少,同時也能使動力分配更加均勻,在實現底盤空間結構充分利用的同時,促使汽車制動、轉向和行駛等能力得到提高[3]。
3? 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底盤各部分結構需要發揮不同功能,結合汽車整體性能要求實現合理設計,才能保證汽車運行質量。而伴隨著汽車性能設計要求的不斷提高,底盤結構將向輕量化、穩固化和動力化的方向發展,促使汽車工業技術水平達到新高度。
參考文獻
[1] 呂天星.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方向探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8(10):4-6.
[2] 王道勝,史振萍.微型新能源汽車底盤結構靜強度分析及優化設計[J].汽車實用技術,2017(1):21-22,43.
[3] 陳旭,蘭孟飛,劉慶,等.汽車底盤模塊劃分及產品結構模型的建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5,29(1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