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
摘? ?要:水文地質主要針對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進行研究,包括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采的不利影響以及防治等方面內容。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生產建設的需要,水文地質又分為區域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等方面內容。在當前我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建設項目逐漸增多的背景下,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凸顯,所以本文針對當前我國水工環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實現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工環? 地學研究? 新突破
中圖分類號:P641;X1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133-02
在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與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地質勘察工作以及水文環境研究工作的開展逐漸深入,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由于現代社會的自然災害、環境地質問題逐漸增加,所以水工地質的分析研究依然需要不斷探索,研發多層次的勘察技術,才能不斷消除水工環地質研究的薄弱環節,切實實現我國水工環研究水平的不斷創新和突破。
1? 水工環地質研究現狀
1.1 環境地質研究現狀
環境地質研究是水工環地質研究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實現對環境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不僅是提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效率的重要保障,同時也能夠促進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在環境地質研究工作當中,包括有環境質量評價、自然災害防治和環境變化趨勢預測等方面的內容,在現代我國社會各界繁榮發展的背景下,隨著城市的擴張和企業的開發與建設,雖然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提供了強大的助力,但與此同時卻暴露出大量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污染等情況日益嚴重,與此同時,為了能夠改善國民生活質量,黨和國家不斷頒布政策,踐行以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共同發展的理念,從改善環境質量和預防自然災害等方面為出發點,逐步加強探索和研究工作,所以在這一背景下,環境地質研究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1.2 工程地質研究現狀
工程地質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通過理念和知識的獨立,對工程建設與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在地質學多年的發展當中,工程地質學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至今為止,隨著工程地質學在地質學中的剝離,現代工程地質研究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為社會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就實際情況而言,我國當前工程地質研究工作依然處于發展中階段,所以工作理念和模式相比于發達國家難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為了能夠提高我國工程地質學綜合實力,除了保持我國研發團隊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外,我國還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經驗和設備,并促進國內外經驗教訓的深度融合,進而有效打造出具有我國特色的工程地質研究體系。
1.3 水文地質研究現狀
水文地質主要研究對象是地下水資源,通過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開展,能夠對地下水的狀況和運行規律進行探索和分析,進而在社會建設期間,極大程度地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支持。由于地下水具有不穩定性,所以無論是工程的開展還是地下建設,都需要對地下水文地質進行有效勘察,結合結果提高建設方案的可行性,才能保障工程建設期間的安全生產,所以現代水文地質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不僅研究方式得到拓展,而且研究內容更加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
2? 水工環地質研究存在的問題
2.1 項目缺乏統籌
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個地域之間的差異明顯,所以在進行水工環地質研究時,應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研究方案,才能切實提高調研工作的實用價值,但以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各個地區水工環地質研究在立項時,缺乏統籌規劃能力,前期調查工作不足,導致水工環地質調查項目缺乏可行性,不僅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而且還會產生資源浪費情況。
2.2 工作團隊素質良莠不齊
在當前我國水工環地質研究工作當中,多數以老一輩研究人員作為主要力量,而缺乏新鮮血液的補充,致使工作的開展理念傳統,工作團隊的活力不足,對水工環地質事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造成影響。雖然老一輩研究人員無論是從專業能力還是工作經驗方面均具有優勢,在工作開展當中,不僅能夠做好本職工作,還能夠對突發事件及時進行解決,但由于老一輩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已經逐漸退化,所以在野外的工作當中難以長期堅持,并且老一輩工作人員所處時代的資源條件有限,所以其工作理念和方式難免相比于現代較為落后,所以致使工作的開展效率不高,而新生代的工作人員不僅數量較少。
2.3 水工地質研究成果缺乏實用價值
水工地質研究工作的主要出發點在于為社會的建設貢獻資料和理論基礎,為人們改善生活環境和進行經濟建設提供助力,但就目前實際而言,在水工地質研究工作逐漸深化,工作能力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其研究成果卻難以轉化成為實際效益,多數研究資料被長期存放在檔案當中,不能得到有效推廣,致使水工地質研究工作價值缺失,不僅造成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而且也會影響水工地質研究事業的整體發展。
3? 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對策
3.1 改善水工環地質研究模式
當前我國水工環地質研究工作已經逐漸趨于成熟,但卻步入了瓶頸期,所以為了實現新突破,首先應當從意識層面改善水工環地質研究理念與模式,具體可以體現在,在水工環地質研究工作立項前,應當綜合考慮國家實際情況和經濟市場,以務實的精神提高水工環地質研究項目的實用意義,從市場需求當中尋求新的突破點。
3.2 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
由于水工環地質研究工作具有復雜性和綜合性,所以在工作當中勢必需要以大量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作為輔助,才能提高研究結果的精確程度,為了能夠提高我國水工環地質研究的工作能力,首先可以通過對發達國家先進技術的引進,滿足眼前的工作需求,在此基礎上,還應當加強我國內部自主設備的研發力度。現代電子信息化技術為人們的生活生產提供極大的便利條件,而對于水工環地質研究工作來說,通過遠程監控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方面的應用,則能夠有效提高地質研究工作效率,并促進信息傳輸速度的提高。
3.3 加強人才團隊建設
原有老一輩工作人員團隊,由于身體因素限制,在當下應當負責培訓工作和幕后研究工作,避免老一輩工作人員奔赴前線進行工作而影響其身體健康,而對于新生代工作人員來說,則應當加強培養,所以水工環地質研究事業可以對社會提出需求,通過與高校或高職院校加強合作等方式,確保人才的輸送來源穩定可靠,以高素質、高質量的專業人才補充自身工作團隊,促進團隊內部的血液流通。在新老工作人員的共同工作當中,老一輩工作人員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經驗優勢,為研究工作提供理論基礎,而新生代工作人員則富有活力,更加勇于創新,則可以負責實際工作內容,將工作理念不斷以自身思想進行創新完善,通過向老一輩工作人員的請教與學習,實現自身綜合素養的提高。
4? 結語
目前我國水工環地質研究工作所面臨的瓶頸,則應當從加強外部調節和內部建設等方式,促進研究工作趨向現代化和科學化發展,才能夠實現新突破,為水工環地質研究事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楊新強,牛振波.論當前我國水工環的現狀及實現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辦法[J].魅力中國,2009(23):56-57.
[2] 楊晉煒,李宗春.我國水工環的現狀及實現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方法[J].城市地理,2017(3):143-144.
[3] 王文俊.水工環的現狀及實現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辦法[J].卷宗,2017(3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