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民 孫冠男
摘? ?要:光伏發電項目是緩解經濟高速發展與能源需求量之間矛盾的重要產業形式,對一國能源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我國光伏發電項目起步較晚,在技術基礎上積淀不深,略顯薄弱,但在國家產業政策扶持下,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在此背景下,光伏發電項目要清醒認識到背后的投資風險,在決策立項前要通過建立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來加以指導,以此規避項目經濟風險、財務風險、施工風險、技術風險。
關鍵詞:光伏發電項目? 風險評價? 指標體系? 相關思考
中圖分類號:TK5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252-02
光伏發電項目牽涉大量的投資資金,在項目投資及效益之間要獲取平衡點,做好項目風險評價管控至關重要[1]。本文選取光伏發電項目為研究對象,探討構建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措施步驟,以期提高光伏發電項目的防控風險能力。
1? 光伏發電項目基本概述
光伏發電項目主要是通過特定的光學技術,借助太陽能電池板,收集及轉化太陽光,使其轉化為可供使用的電能。太陽電池板、控制器、逆變器等主要設備構成了光伏發電系統。光伏發電項目除了能夠提供清潔電能能源,還在改善電源構成,優化電網結構及促進電網安全運行方面起到顯著的保障作用。
2? 光伏發電項目風險特征及類型分析
光伏發電項目基本特征如下:(1)資源依賴性。光伏發電需要以太陽能為基礎,電能轉換過程也是能源供給過程。(2)技術密集性。光伏發電要實現電能的快速高效轉化,需要可靠的技術作支撐,項目立項方及投資方應有相當的技術實力及研發水平。(3)資金密集性。與技術相對應,光伏發電項目在研究及建設中需要大量資金作保障。(4)社會公用性。光伏發電項目將電能轉化完成后,能夠服務更多人群,帶有顯著的社會公用性。
從光伏發電項目基本特征可看到,該項目于電力市場、技術市場、資金市場聯系極為緊密,項目受到外部因素制約影響的程度較深,涉及到電網用電量、產業政策、經濟形勢、原材料供應、電網輸出網絡等多個外部環節要素,還與項目管理水平、設備安全性、投資方保障等內部環節因素相關,因而,光伏發電項目帶有一定的風險性。具體而言,光伏發電項目風險類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自然環境風險,如太陽光照時長及強度是否穩定,極端自然天氣是否多發等,對光伏發電能否持續進行有最直接的影響。第二,技術應用風險。光伏發電項目作為新興能源開發利用形式,項目還處于試驗期,本身不具備成熟性特點,技術風險較大。當前我國光伏發電項目中的關鍵技術一般以國外引進為主,技術依存度高,在項目的設計環節、建設環節、運行環節都有不小的風險隱患[2]。第三,經濟風險。光伏發電項目的經濟收益主要是單位上網電價與上網電量的乘積,然后還需扣除項目運行成本,如此看來,光伏發電項目要實現盈利及長久運行,其中隱藏著一定的經濟風險。
3? 建立光伏發電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思考
3.1 確定光伏發電項目風險評價方法
在光伏發電項目的諸多風險要素得以歸納后,要對風險的等級程度及基于項目運營的重要程度進行比對分析,然后評估項目的整體風險系數。用于評價項目風險的方法較多,主要以定量評價及定性評價為主要形式。光伏發電項目風險指向較為多元化,涉及到多重風險指標,在確定風險評價方法時,應以多層次的非線性邏輯指標分析方法為主,其中最為有效的是層次分析法及模糊綜合評價法。
首先,在層次分析法中,主要是對風險總目標進行分解,使之變為若干層次的分目標,然后借助模糊量化及計算,對風險進行排序,然后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基礎依據。層次分析法應遵循如下幾個步驟:(1)構建基于風險的多層次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各層存在隸屬關系,應按照層次分析法原理對各層指標進行上下排列,直至形成完整的指標框架。(2)構建判斷矩陣。目的是為了確定各層指標所具有的權重大小,為風險指標的量化提供判斷依據。(3)一致性比例計算。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計算,必要時進行修正。
其次,模糊綜合評價法中,主要是對風險的屬性及風險內外因素進行綜合,做出綜合性決策。光伏發電項目因風險指標多而廣,對具體的風險要素做不到客觀準確評價,此時可以采用模糊評價的方法,對項目的模糊狀況進行數量上的分析,而不單單針對某個點來分析。此外,在構建模糊綜合評價體系時,應有定量評價作為支撐。模糊綜合評價在應用中還要結合項目風險因素的層次結構,對評價對象、流程、方案等進行嚴格限制,如此得出的評價結果才有針對性和參考性[3]。
3.2 構建光伏發電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如前所述,光伏發電項目風險因素較多,在構建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將其全部納入,賦予不同的權重,然后通過模糊綜合評價得出項目風險評估結果。在構建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時,應針對自然環境風險、技術風險、經濟風險及可能存在的政策風險進行指標細化及分類,然后帶入到層次分析結構中。如光伏發電項目整體風險作為目標層,四類具體風險作為準則層,細化風險作為指標層。在不同的風險層中,還應結合光伏發電項目所處區域的實際情況,建立具體風險指標下的相關指標。例如,自然環境風險中應包含經緯度高低指標、海拔高度及氣壓指數指標、溫濕度指標、太陽光照射范圍及時長指標、極端自然天氣概率指標等。技術風險應涉及到設計風險指標、技術方案指標、光伏發電設備選型風險指標、設備安裝調試風險指標、繼電電路運行風險指標、供電穩定性指標等。經濟風險要涵蓋上網電價指標、上網電量指標、運行效率風險指標、成本風險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風險指標等。
3.3 疏通光伏發電項目風險多向評價通道
在光伏發電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搭建后,除了采用模糊綜合評價這一基本方法外,還要重視決策專家的評價,疏通專家評價通道。對各項風險做“好、較好、一般、差、很差”的評價等級,各個評價等級賦予風險值及風險指標權重,然后匯總統計,借助模糊評價集,計算光伏發電項目的模糊評價矩陣。將解模糊化結果與模糊評價屬性進行結合,可以得到光伏發電項目的風險等級,如該風險等級在60~70之間,說明該光伏發電項目的風險等級為中級,此時需要分析權重比較大的風險因素,將風險進行量化,便于后續制定項目風險防范措施。項目如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概率,但風險值不大時,對風險因素可以進行隔離轉嫁,加大技術因素及管理因素投入,實現對光伏發電項目風險的實時發現及解決。從實踐中可知,光伏發電風險轉移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購買保險,主要對一些不可控的風險因素進行預防或封堵。
4? 結語
光伏發電項目帶有一體兩面性,在看到其重大經濟及社會效益的同時,還要重視其策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的風險因素,通過先進的風險因素分析方法,著力構建光伏發電項目風險指標評價體系,使各類風險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確保光伏發電項目真正發揮出自身的功能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彥,查建華,周怡, 等.基于模糊綜合法的光伏發電項目風險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63-70.
[2] 董博,楊小兵.BT模式下的大型光伏發電項目風險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21):45-48.
[3] 袁磊.光伏并網發電工程項目質量風險實證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