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放
摘 要:小學生學習、使用英語的機會大都是在英語課上,因此,英語課上尊重學生人格,激發學習興趣,靈活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實踐活動,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這些方面我在教學中進行一些探討改革和大膽嘗試,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創新;教學;小學生
一、教師要吃透全套教材,自身不斷“充電”
古人云:“要給人一碗水,自己要用一捅水。”因此,教師要重視自身建設和業務進修,銘記漢代劉向語:“書猶藥也。善讀者也可醫愚。”要為學生做好表率,不能事事靠直接經驗來感知世界,讀書獲得的間接經驗能使人大大加快走向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進程。同時要扎實認真的學習教學大綱,鉆研小學全套教材,弄清教材的指導思想、編排原則、目的要求,訓練的重點、難關、關鍵。然后胸有成竹地鏈接好各冊教材內容,視學情,靈活機動的進行教學,盡量使前期教學為后期教學做好鋪墊工作,形成一條龍教學。
二、想方設法,激活課堂
英語課大都排在上午第三節或下午,學生經過一上午的檢查作業、背書、上課,所剩精力、興趣已寥寥無幾,所以,課前應結合教材內容充分準備一個英語小故事,一則諺語、一個幽默笑話,或觸景生情的來段精彩英語插敘,會使學生精神飽滿,氣氛括躍起來。如,我在一個大冷天是這樣走進第三節課堂的:師:Class begins!生:Good morning teacher!師:sit down,please!It is could,You may kneed your hands and your faces and stamp your feet.頓時,教室一片沸騰,個別調皮學生就摩肩撞頭,我就走近他們說:“Dont beat your head each other. After-time,You must use your brain leaning.”并翻譯給他們,他們捧腹大笑,精神完全恢復,然后在進行教學。另外,讀也是英語課的重要一環,領讀時要零距離接近學生,聽到哪里讀音有錯就靠近哪處,不斷巡回,讓學生既能看清口形,又能聽準發音。人組讀、男女生對讀、自由結合讀、演練式讀,舉一反三。
三、營造純英文的教學環境
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個環境的培養,而在我國英語教育中的主要培養方式是課堂。課堂教學是我們英語學習的主要陣地,但是很多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都做不到用純英文教學,我們又如何能保證課下英文環境的建立呢?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不要覺得小學生聽不懂就不用英語教學,更不要認為用英語教學太過麻煩,一定要杜絕這種小農意識,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他們長遠的發展考慮。英語教師在用純英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配有相應的肢體動作,來讓學生明白。對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問候、打招呼、借東西和一起回家等等,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多練習使用,適當的鼓勵和肯定是必須的。
四、在動手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動手實踐就是把通過感知、思維、記憶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以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掌握知識的目的在于應用,運用知識也是一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而且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必要途徑。心理學表明:意識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意識的關系,意識就不能得到發展。因此,要想培養創新意識,關鍵是依靠動手操作,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討論,用耳辨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當年呼吁要“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他提出了“六大解放”。首先是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自己去想,其次就是解放他們的雙手,讓他們動手去做。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解決問題,多提供一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是非常必要的。
五、教書重在育人
常言到:立志成才,立標奮斗。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講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實用性、緊迫性和全球性。首先,要讓他們知道英語屬于世界通用語言,應用在各個國家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如今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競爭激烈,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后你就是新生的文盲,就不能快樂的生活,就不能肩負起建設祖國未來的重任。梁啟超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我們每個人都要做“英”才,不做“庸”才。同學們聽后震動很大,目光炯炯。因此,我幾乎每課堂在有機會的情況下都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隨時提醒他們“競物由天,適者生存”的道理,讓他們知道英語學習是大勢所迫,勢在必行;讓他們明白:號角聲聲摧人急,不待揚鞭自奮起。
六、英語學習重在實踐與運用
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沒有無情景的語言,有了情景學生才會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合,學得才能有趣;掌握才準確。因此,必須教育學生課內課外相配合,增加實踐機會,教師不但在課堂上盡量多用英語對話,而且在課間也要有意識的與學生接觸,進行情景對話、打招呼、唱英語歌,鼓廚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大膽實踐運用,不要怕錯、出笑話,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動手、動口、用眼的好習慣,讓他們制作英語卡片,給自家的家具、院落、樹木、日用品以及服裝鞋帽的背角處貽上標簽,處處留心,一見就讀,不斷提離學習英語的興趣。
七、課堂要注意維護學生自尊心和積極性
小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教師有好感,他們便對教師的課感興趣,他們就會在這門課上下工夫。反之就連這門課也不想去學,因此,教師先要了解學生,處處關心他們,薄重他們,注意在課堂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糾錯時,一定要語言婉轉、謹慎,多表揚學生的“閃光點”。另外,對于課堂上出現的違紀現象,要用平和的心態有意識地靠近學生以示提醒,或用目光暗示,擂敘小幽默,點到即可,制止住為宜,千萬不可糾纏不休、大聲呵斥、諷刺挖苦、動手拉扯,注重維護學生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總之,“辛勞之后有歡樂,付出之后有收獲”,教無定式,學無定法。只要教法能隨機應變,靈活多樣,結合實際,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