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鶯
摘 要:德育教育在學校教育中處于首要地位,是教育的中心任務之一。因其重要性,在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各個層面中無不滲透著德育教育。音樂作為美育培養的重要科目,以其學科特點,在培養學生民族精神、文明行為、集體思想、合作意識等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在德育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旨在結合本人教學體會探討音樂課堂的德育教育實踐。
關鍵詞:音樂課程;德育教育;措施
我國的德育教育課概括為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幾個方面。通俗而已,德育教育就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所涉及分方方面面,如公平、正直、誠實、勇敢、仁愛、熱愛勞動、艱苦樸素等應當成為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1當前德育教育的現狀
當前,我國的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逐漸提升,教育觀念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學生綜合素質有個極大的改善。然而,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當前兒童成長的一些問題,兒童在成長中,家長溺愛,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的現象比較嚴重,獨立自理能力不足等等問題。為了彌補家庭教育的教育不足,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也就突顯出來,為此,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學生品德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在保留原有的德育培養模式,每周的升國旗和國旗下的講話,以培養熏陶愛國熱情及結合實際的德育主題。
2音樂課程成為德育教育主陣地的優勢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以其獨有的特點塑造音樂形象,表現人的思想與情感,反映現實,這一情感藝術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2.1音樂有助于學生認識“真、善、美”,塑造審美主體
音樂是一種載體,它承載著古今中外的所有元素,而其中最有生命力的是對“真、善、美”的謳歌,提升聽者的情感、德行。欣賞美,也就會努力追求美,法國藝術家羅丹:“美是到處都存在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往往用耳朵更容易接收到。
2.2音樂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培養人高尚的道德情操,除了平時對他們進行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各種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優秀音樂作品,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無不產生深刻影響。它們能以其特有的藝術形式,帶給人們心靈最強烈的震撼,使學生更準確地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內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
2.3音樂有助于陶冶愛國主義情操
那些慷慨激昂、催人奮進的樂曲和歌曲,具有極強的號召力,使我們廣大的國民能團結一心,斗志昂揚,讓他們有著為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共產主義明天而奮勇前進的磅礴氣勢和必勝信念,無不鼓舞人,激勵人。這種題材的歌曲在我們的課本中就有很多,例如《歌唱祖國》《紅旗飄飄》等。
音樂對德育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音樂教育,利用音樂作品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能夠使學生在情操、品格、心靈上得到啟迪,達到陶冶感情、凈化心靈,培養高尚情操的目的。
3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舉措
音樂教師如何利用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旋律、歌曲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要素,將德育教育有機地滲透于音樂教學之中,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3.1深挖教材,拓展“教點”
除了那些主題、內容明確的教材內容之外,其實每節課都包含著德育點。例如:《歌唱祖國》《草原是我家》等這些歌曲具有明顯的教育目的,還有一些教材如《小動物唱歌》《小紅帽》等歌曲可以延伸,在體驗美妙韻律、節拍的同時,啟發學生感受自然、熱愛自然。也就是每一首歌曲中有蘊含著德育的素材,正如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所說:“音樂是人生的最大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當音樂的力量滲入人的心靈時就會使人在道德、情操、品質上發生變化,從而對人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3.2豐富教法,寓德“于型”
根據教學內容及培養目標的不同要求,音樂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歌曲教學、讀譜知識、欣賞教學、綜合訓練、器樂教學等幾個方面,在這些不同類型中,都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的不同,不失時機的滲透德育思想。教師要分析這些課型的特點,寓德育于各種課型之中,在興趣中體驗學習。比如,在歌曲教唱中,要細致分析歌唱的內容,讓學生理解歌曲的內容,進而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及思想。例如,在教《我們的合作》一課時,教師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學生舉出了跳繩、跳舞等例子。接著用多媒體出示“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三句話;讀完后問:三個和尚怎么樣了呢?要求學生仔細觀看動畫片說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并把三個和尚中感興趣的故事內容通過小組合作表現出來。孩子們在觀看中時而發出會心的微笑,時而又陷入沉思。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合作”有了一定的概念和認識,比起空洞的解釋要容易接受。
3.3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俗話說,為人師表。老師就是學生的典范,老師的舉手投足都要樹立榜樣。音樂教師也一樣,必須具有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樹立以學生為本理念。以整潔大方的衣著、自然端正的教態、富有激情的唱歌、優美動聽的琴聲都會時刻影響著學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德育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實在的,在音樂教學中,德育因素無處不在,如何發揮好音樂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之一,需要教師提高素養,率先垂范,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善于挖掘,有針對性的灌輸,使德育滲透到音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參考文獻
[1]王益平.加強德育滲透指導提升小學教育專業育人水平[J].昌吉學院學報,2006,03:43-45.
[2]吳祚松.談小學各學科教育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J].華商,2007,Z2:83-85.
[3]杜條華.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09,03:33.
[4]王莉.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8:96.
[5]張海蓉.談如何在小學音樂中實施德育教學[J].大眾文藝,2011,03:285.
[6]孫德慧.如何在音樂教學中突出中小學學生身心發展特點[J].民族音樂,2011,04:101-103.
[7]査慧蘭.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和美育體現[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