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我們現有的中職英語教材及教學中對地方民俗文化的涉及還不多,怎樣合理的吸收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怎樣能讓我們的學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時,能夠張口向世界輸出自己家鄉的民俗文化,是本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們嘗試通過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語課堂內容、情景模擬任務驅動教學法和實訓實踐,培育職旅游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即興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服務。
關鍵詞: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語課堂
一、中職旅游英語課堂滲透地方民俗文化的優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游世界已不是夢想,人們旅游消費結構和內容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廣大旅游者開始更加關注康樂項目,注重精神文化體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熱衷于來中國旅游,國外游客來到縣區地方時,怎么才能向全世界介紹我們,傳播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呢?現有的旅游英語教材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涉及還不是很多,我們嘗試將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語課堂來解決這一問題。
作為地方中職學校的旅游英語課堂的學生們,比其他類型學校和專業的學生,在民俗文化進課堂方面有著更加優越的條件。首先,作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其學業任務較其他學校較輕松,有時間來進行研究;第二,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研究文俗文化是對旅游英語課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加深和拓展;第三,地方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當地鄉鎮村落,對當地的民俗文化了解也比較多,這樣開展地方民俗文化進旅游英語課堂也有一定基礎,同學們在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知識也比較容易。第四,與城市學習比,地方中職學校的學生對民俗文化了解更多,很多都是身邊看得見、摸的著的,把這些民俗文化融入課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第五,地方民俗文化相比經典古文知識,更讓學生親切,能夠親近和參與到民俗文化融入課堂的實驗中,學生的參與度高,能產生更多的成果必然就多。另外我們當地有許多非常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和民俗文化景點需要優秀的涉外導游來講解,這為以后旅游專業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了參考方向。
二、在中職旅游英語課堂中,如何有效融入地方民俗文化。
在現有的中職院校的旅游專業為了就業和升學,強調理論知識和導游技能,但大多都浮與表層,沒有立足本地,缺乏定位,忽略了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失去了向世界介紹自己的能力。地方文化是根、是魂,缺少這些,面向世界所有的對話都空洞蒼白。所以我們嘗試將地方民俗文化融入中職旅游英語課堂,為中職旅游英語課堂引入新的生機,豐富課本內容,使學生更有興趣,敢于開口,英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旅游英語課堂的教學。
1.課堂教學內容合理吸收地方民俗文化。我們通過兩個方面把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一個方面是對課本中提及的傳統文化與地方民俗文化對比,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滲透融入和補充;另層面是對課本沒有提及的地方民俗文化,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合理的拓展延伸。
在教學中,一方面在課本中講到民俗文化時,對比當地的民俗文化,有哪些相同與不同,把他們整理起來吸收到自己的課堂中去。比如講到節慶民俗“春節”,課本上講的比較籠統,那么這個時候就可以將我們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課堂中,有“黃帝陵傳說”、有非遺“齊天圣鼓”“罵社火”等等,在融入民俗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課本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對這一課加深認識與理解,有更多的體驗感和印象。另一方面是,當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而課本沒有提及,甚至在網站上也鮮有涉獵,那么這個時候需要搜集整理,在此過程中,教師做主力,同時組織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自身發掘知識,體驗知識再現和創新的成就感,促進旅游知識的學習。
在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課堂中還要注意幾個原則:因生而定、因地制宜、以課本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目的,這樣做才能合理、有效。
2.設置有效的教學模式。旅游英語不同于其他專業的英語教學,它最終服務于旅游業,未來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是導游。導游,要掌握知識,然后要所吸收的知識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給游客聽。這就不同于其他院校或者一些專業的書面英語,“表達出來”對于我們的學生就尤為重要。
在教學一線旅游專業英語課堂的實踐中,我們嘗試將當地特色民俗文化融入進旅游英語課堂中,通過情景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我們利用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嘗試中英文對照介紹當地民俗文化,合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可以進行實景拍攝,學生出鏡,發布在一些社交媒體平臺,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媒體平臺,利用比賽機制,讓觀者進行點贊投票等。在準備這些英語民俗文化簡介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人人參與,人人有任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的方式來完成對當地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中英文對照翻譯等工作。這種通過情景模擬、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為學生提供文化輸出的平臺
我們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以下幾個實踐平臺。
1.校園開放周活動中進行地方民俗文化外語展示。在學校開放周活動期間會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前來參觀,那么這也給我們的學生用英語展示地方文化提供了一個舞臺。
2.當地旅游景區接待工作。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我們會接到市里一些景區的接待工作,主要是為參觀者講解景區的現狀景觀和一些地方民俗文化,這時候能加入我們的英語介紹也能突顯我們旅游專業學生的實力,當遇到外賓來參觀時也可以從容應對。
3.邀請外教參加地方節日。學生用英語為外教介紹講解節日中的地方民俗文化。
四、結束語
作為新時代的旅游英語課堂,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課本的知識已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對于地方民俗文化教育我們經驗很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實踐分享來促進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語課堂,為學生豐富課堂的同時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以后就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河南省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旅游英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躍.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宋安國.技能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