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九霖
擔責是企業家的品德,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履行社會責任不可割裂。只有通過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履行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和企業家才能從經濟寒冬中走出來,迎來企業發展和企業家精神真正弘揚的春天
作為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沐甚雨,櫛疾風”之年,2018年至少發生三個“黑天鵝”事件:中美貿易摩擦;民營企業離場論;聯合石化的石油期貨虧損(中國石化2019年1月公告,子公司聯合石化去年經營虧損約46.5億元),這項虧損因為是石油期貨交易,把我推到了風口浪尖。中國有句老話:人不在江湖之中,江湖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我在石油界就是那些經常被傳說的人物之一。聯合石化世紀大虧損事件發生之后,很多記者聯系我,希望采訪我,我沒有辦法一一應對。于是,寫了兩首打油詩。一首叫《無題》:“舊聞依舊聞,翻新不如新。九霖非久霖,今人勝古人”。含義大家很明白。后來,見還有人在炒,我就寫了另外一首打油詩,叫做《無語》:“不在江湖中,仍在傳說中,虛空的虛空,捕風的捕風”。后邊兩句來自《圣經·傳道書》。
聯合石化的虧損是央企經營情況的個案。據2019年1月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2018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7%。但是,我接觸到的一些央企并不是如傳說的那么好,有的是負增長,至少我熟悉的三個企業出現了重大虧損,包括世界500強企業的央企。央企出現這么大的困難,民營企業就更加艱難了。我拿一張很火的圖片來說明一下。一個人拿著斧頭想砍斷一棵樹去渡河。可是,突然來了個饑腸轆轆的獅子——民營企業離場論;嚇得半死不活,沒辦法跑到樹上去躲避;往樹上一看卻發現來了一條毒蛇——資金鏈斷裂。最后,往下看,準備跳下去時,看到兩條大鱷魚——中美貿易摩擦來了。這時,砍樹人指望有人來幫助他,像圖中的那群大雁一樣,但大雁離他而去。很多民營企業家就是這樣,一會兒指望上面有好的政策下來,一會兒指望有救世主。從我30多年在央企和民企工作與經營的經歷來看,我覺得靠人不如靠己。因此,我給民營企業開的藥方是兩個:弘揚企業家精神、履行社會責任。這二者看上去關系不大,實際上緊密相連。
企業家有四個核心素質:冒險是企業家的天性,創新是企業家的動力,執著是企業家的本能,擔責是企業家的品德。把冒險、創新、執著、擔責加起來,就形成企業家精神。我用母校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企業家精神的總結,其中的厚德載物就是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
那么,什么叫社會責任?企業在商業運作過程中對其利害關系所應該負起的責任,包括企業的員工、股東、客戶以及社會上跟企業有密切關系的方方面面。企業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三個。一是市場責任,在市場競爭中應該遵守公平競爭的原則,不行賄,不去破壞規則,不追逐潛規則。第二是對社會的責任,包括按時發工資交社保,照章納稅,照約還本付息,為殘疾人繳費或者直接雇傭殘疾人,還有扶貧、救助之類的責任。第三是環境責任,要節能環保、維護環境。有人說還應增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一個企業經營兩三年就倒閉了,會帶來一堆的社會問題,也是沒有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
當然,對于何謂社會責任,理論界是有爭議的。有人說,企業就是賺錢的機器,就是講求盈利,我有什么社會責任?我把企業做盈利了,就是履行了社會責任。因此,有關履行社會責任,有三個主流觀點。一種觀點源于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認為企業高效率地使用了資源,提供了社會所需要的產品,提供了價廉物美的產品,就叫履行了社會責任。第二種觀點來自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寫的《商業的社會責任是增加利潤》,他認為企業只要有利潤了,創造了財富,增加了社會價值,就是履行了社會責任。第三種觀點,叫做有序、公平而理性地競爭,不要破壞規則,不要違法經營。我個人傾向于把這三個觀點結合起來。企業既要賺錢,同時具有承擔額外社會責任的必需。畢竟,企業不是在真空里生存與發展,它有賴于外部環境。沒有良好的營商和社會環境,企業就難以生存和發展。而良好的營商和社會環境,除了政策的支持外,也需要企業和企業家的共同努力、配合與爭取。
當前,我國存在五個需要解決的突出的社會責任問題。第一,提供不合格的產品或者服務。2018年,藥品安全成為突出問題。2018年前10個月,北京市共辦理假冒偽劣商品案件和商標侵權案件1845件,這僅是北京市,而北京在中國的營商環境中排名第一。第二,普遍缺乏誠信的問題,比如權健公司將保健品當成藥品來賣。第三,造假包裝上市,虛假披露的問題。這是影響我們股市遲遲不振、“跌跌不休”的重要原因。其原因包括:上市公司違規成本低,監管與懲治不力,投資者的識別能力不強。第四,環境污染問題。2017年全國危險廢物產出量6600萬噸,這是一個天文數字。2018年的危險廢物產出量繼續增長。截至2018年9月,全國仍有2411家企業涉及廢水排污,可見問題依然很嚴峻。第五,金融風險方面的社會責任問題。譬如P2P爆倉。再比如:2018年,全國3560家上市公司中發生過股權質押的公司3465家,比例高達97.33%。2018年,A股質押總市值高達42336.1億元。那么,質押的資金哪里去了?我總結了八個方面,大多是沒有履行好社會責任的表現:到二級市場買賣股票,拿錢炒別人的股;投資企業旗下的其它企業,或者股東額外建立的企業;把資金借給其它企業,或用于發展朋友之間的情誼;投資創投領域的創投基金;用于個人消費娛樂;放高利貸;通過地下錢莊轉移到國外;體外彌補上市公司的虧損,就是做假賬。
毫無疑問,不解決好上述問題,不僅影響社會也影響企業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擔責是企業家的品德,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履行社會責任不可割裂。只有通過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履行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和企業家才能從經濟寒冬中走出來,迎來企業發展和企業家精神真正弘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