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的進行讓鄉村生物課堂上的運用可以展現出新課程改革的新動向,初中生物課堂必須要體現出均衡性,讓學生依據于生物課程的自身特點進行學習,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理解滲透新的理念,其中合作學習是較好的方法,為了更好地提升鄉村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研究,爭取能夠有更好的學習展現。
關鍵詞:鄉村;學生;合作學習;生物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后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生物學習在小組合作模式下更加強調的是真實性,因此改變每一個學生單獨學習的模式讓思想和精神以及思維都可以相互影響,在討論基礎上給學生適當的點撥,增強生物學習的有效性。
一、 合作學習在鄉村生物課堂運用的必要性
(一) 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生物學科的知識點非常多,覆蓋的知識面也較為廣泛,其中有生物理論知識、計算知識還有生活知識與實踐活動等等,學生面對不同的問題勢必可能產生阻礙和認知不清的問題,也可能產生內心挫敗感,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在此過程中就需要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之間要養成一種互幫互助的好習慣,有問題集中探討,掌握書本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著農村的生物學習資源,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也爭取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生物知識,強化學生的進步性。
(二) 合作學習可以增強生物教學效率
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自主的解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在一邊學習一邊探討以及一邊研究的基礎上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與自信心,在課堂上善于表現自己,主動地表現自己也配合教師進行學習,這樣展現了學生自我積極主動的一面,另外,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勢必也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解決問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初中生物課堂尤其是鄉村生物課堂可以有諸多的資源挖掘,那么在生物資源的運用基礎上,學生一同合作,效果會更佳。
二、 合作學習在生物課堂的呈現
(一) 教師合理分組,明確分工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使用合作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合理分組明確分工,教師不僅僅需要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更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學習特點和性格特點,這樣基礎上的分組和分工才會更具有針對性。那么具體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首先,合理分組。分組就是在小組合作的劃分過程中秉承著科學合理公平的原則,無論是男生女生的搭配還是能力補充以愛好興趣互動都需要考慮進去,堅持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按照每組人數6~8人進行劃分。
其次,明確分工。每一個小組成員在小組內都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重要的構成要素,在小組內要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小組應該設定組長,然后總體上調配學習組織活動,進行學習信息的反饋,也要讓自己的自身分工更加明確,讓小組合作學習起到作用。小組長要負責搜集問題還要代表發言,甚至有組員發言,記錄好相應的資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明確合作責任,也要在小組當中各自有各自的學習責任,各司其職,人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人人都有進步。
例如,在學習《種子的萌發》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以每小組6人的形式,到田野中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觀察種子萌發的條件以及種子萌發后農民伯伯要怎樣的呵護,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有哪些方式,有土栽培和無土栽培需要怎樣的條件,在此基礎上了解植株的生長。
(二) 科學選擇,優化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在鄉村生物課堂上的展現方式較多,因此初中生物教學教師給學生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取,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從生物學科的特點上、內容上入手,匹配相應的合作方法才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合作效率,也可以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習“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優化學習方法,引領學生去觀察顯微鏡的構造,也了解什么是顯微鏡,這樣的小組學習可以對個人行為進行優化,了解哪些學生的顯微鏡使用能力更高,并且影響其他學生。組內之間相互學習,尤其是對顯微鏡的構造,通過小組內的考察讓學生驗證自己小組的學習情況。如在學習“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過程中,鄉村課堂是非常好的實踐場地,教師將鄉村學生熟悉的植物搬進課堂上,然后觀察植物蒸騰現象,列舉出氣孔的數目還有分布,然后總結這個現象和蒸騰作用之間的關系。結合著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例如了解蒸騰作用在現實生活中的顯示,鼓勵學生使用創新的方法、創新思維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延伸生活現象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 轉變身份,明確角色
初中合作學習課堂上教師要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還需要明確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成為主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角色轉換要及時明確,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課堂學生要善于思考,積極地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還要發表個人創新想法,提出問題,師生身份的轉變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地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想法,了解知識之間的構成,爭取使用生物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教師點撥,呼吸道是如何對空氣進行處理的,農村的空氣好在哪里?是否清潔等等。將生物學習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鄉村學生合作學習在生物課堂的呈現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鄉村課堂的生物教學要體現出鄉村特色,對農村現有資源進行多方面的運用。教師使用合作教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共同討論生物難題獲得相關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沈敏芳.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2014,25(9):137.
[2]馬詠梅.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4(4):116.
[3]趙書童.信息技術支持下初中生物課堂合作學習路徑[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36(23):37-38.
[4]黃世鵬.淺談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中的結合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6,25(20):51.
作者簡介:
郭凡生,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來賓市金秀縣羅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