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斌
語文,承載著太多的“使命”: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傳承民族文化……由此,語文課千頭萬緒,模糊一片,甚至失卻了純真的“語文味”!誠然,在有的語文課上,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改變,教師的教學不能吸引學生,常常因種種原因使課堂教學陷入僵局,變成老師的獨角戲。而有的語文課上,老師在課堂上神采飛揚、揮灑自如,問題討論應者如云,解決難點勢如破竹,落實重點學生心領神會,讓聽課者無可挑剔,感覺這樣的課實在“精彩”與“完美”。然而課堂教學也和其他事物一樣,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課堂教學規律,掌握課堂教學藝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風格,這也是我們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的主要追求。所以我把“打造精彩課堂是教師的第一要務。實現由合格教師到魅力教師的轉變則是教師永恒的追求”,當作我的教育理念。那么,怎樣的課算是“好課”,我們該如何致力于追求每一堂能令自己感到滿意的“好課”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周一貫說過:“反思傳統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最基本的一點是學生主體地位在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理念中的失落?!庇械慕處煵荒軘[脫單純傳授知識和應試教育的束縛,以為教師講得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學生就會學得越快越好。所以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課堂的主角,這樣導致了課堂效率低,教師教得苦,學生也學得累。
要怎樣避免這種課堂效率低的現象的出現呢?這就考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怎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正如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說的:“我認為一堂好課應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這是學生充滿生命活力的具體體現?!睂W生是有生命的,教師是有生命的,那么,以知識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就應該關注生命的成長。我們的課堂再也不能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唾沫橫飛把課講完,學生還一頭霧水。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切實落實。一堂好課就應該讓學生學有創造,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這樣做:當教學目標被引出或學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引發探討,教師就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一定要沉住氣,不能認為學生自己去想、去做太慢了,太浪費時間了,五分鐘不到又開始演他的“獨角戲”了。在實踐中我發現,“等一等”再“等一等”,學生的思維活躍了,他們在課堂上是忙碌的,也是有生氣的。他們參與了,收獲了,也許收獲各有不同,但都有成功的喜悅在心頭。這樣的課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
問題是科學的出發點,是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沒有問題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沒有問題的學生是不會學習的學生。愛因斯坦曾說過:“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我認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眴栴}是產生求知欲的根本原因。樂于提問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質之一。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遵循學生好奇、好問、好表現自己,愛受表揚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多種機會,讓他們發表看法,提出問題。學生可以自己設問、自己解答,學生也可以提問老師,還可以提問學生,還可以提問教材,這樣比教師過細過碎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更能激發學生探索意識。老師要“營造氛圍、消除障礙、使學生敢于提問”,“創設條件、提供機會、使學生樂于提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改教師的責任,教師只有把問題作為學生思維的出發點、落腳點,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三、精心備好每一堂課
于永正老師關于備課是這樣說的:“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么鉆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隱性備課最重要。這是“內功”,有時是看不見的,也無法行之于文字的?!皟裙Α焙玫娜耍次幕摒B高的,悟性好的,教學經驗豐富的,花的時間會短的多,效率會高,反之就低”。于永正老師把他的隱性備課稱為“備課于心”。我認為大多數的老師都沒有做到于永正老師的“備課于心”,都是顯性備課。教學是一門藝術,所謂“名師一堂課”,名師們的課堂教學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這種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靠他們付出十倍甚至幾十倍的辛苦才換來的。所以一堂好課,也離不開我們教師精心的“備課于心”,這樣的課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課才能讓學生得到了實惠,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怡情廣識,受益匪淺。總之,一堂好課,需要每一位教師精心備課,“備課于心”,當一個教師的學、識、情、才齊備之時,才是教學藝術趨于成熟之日。
四、養成自己的講課風格
語文教學是一項既簡單又復雜的工作,一堂好課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要條件是教師應具有吸引學生的魅力。學識、儀態、風格是組成魅力的幾個重要因素。學識是日積月累的,儀態也可以注意修飾加以改變,而要養成一種好的講課風格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比如說,養成循循善誘、或聲情并茂等風格,都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在教學中認真鉆研,刻苦磨練,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世上沒有一種講課風格是金科玉律,每位教師的個性、習慣不盡相同,每個教師都會有自己的講課特點,我們不必竭力地去模仿他人的風格,像“邯鄲學步”一樣,教學效果反而背道而馳了,所以要想達到一堂好課的目的,關鍵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智力,使學生完全傾心于你的教學,那么這就是一種好的講課風格——自己的風格。
總之,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著教學實踐,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吸納先進的教育經驗,經過自己琢磨、領悟,并在教學中反復實踐,在反思中不斷積累。教學藝術是永無止境的,愿我們廣大教師們在教學這塊神圣的園地上,創造出奇花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