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教學的最基本形式,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前提條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怎樣使課堂教學有效則是教學理論和實踐長期研究的一個永恒主題。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學習;有效性
初中數學課標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課堂應該是講實效的,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數學知識的主陣地,那么如何提高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在短短的四十分鐘的課上時間里,更好的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是所有初中數學教師應思考的問題!下面是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指導學法,讓學生會學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曽指出:“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做到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它包括認真聽講的方法、數學邏輯思維的方法、提出問題的方法、動手計算的方法、歸納總結整理知識的方法、驗算的方法、閱讀數學題干的方法、復習數學知識的方法等,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學好數學就不是一件難事,成績的提高定會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加積極主動、輕松愉快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總而言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二、有針對性的選擇練習題
每節新授結束之后,都必須配以相應的數學練習題,加以鞏固提高。我們都知道,數學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它是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興趣的有效途徑。教師設計的練習要符合學生的已有認知規律,抓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學生的性格特點,緊扣知識重點。要做到份量適當、呈現出梯度、形式多樣,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力求達到全面鞏固提高知識的最佳效果。同時,我們選擇的練習題還要具有靈活性和趣味性,便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對于教材上的習題,教師要根據實際對題目進行重組、調整和改造,使之更易于被學生接受。只有這樣,才不至于使練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都得到合理、協調地發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三、創設良好的課堂導入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每節新授的開始,教師要盡可能地從生活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定向和動力的作用,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對本節課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的引入是學生能否產生學習興趣,渴求新知,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教學內容,挖掘教材活動性和創新性因素,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常用的數學的情境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是現實生活情境;第二種是問題矛盾情境。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設置認知沖突,以情激趣,以趣導思。讓學生的注意指向新知,并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數學課的引入不僅要注意到起溫故知新的作用,還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意識。要選準新知識生長點,提供誘因,促進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主動探索的興趣。
四、小結作業要有特色
在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隨時會得到教學信息的反饋,比如學生的眼神提示,練習的準確性等等,教師應及時采取措施,及時調節,或評講,或回授,或糾錯,教師更應做到心中有數,游刃有余,在小結中要對本課的內容引導學生總結或讓學生自我小結,有的放矢的小結,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課內容,以便更好地組織下一課的教學,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對下節課的學習充滿希望。
五、教師要公平對待學生,終身學習,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師應利用各種機會多學習一點其他教師的長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點和風格。學生們喜歡的是能言、善辨、談古論今,嚴肅而不失活潑,莊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師。他們還喜歡與他們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教師。教師的基本職責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只有熱愛學生,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學生才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作為教師不僅要愛那些優等生,更要偏愛那些差等生,讓每位同學都體會到教師的愛不僅是無私的,而且是公平的。
六、教師要善于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優秀的教師不是一天造就的,需要經過不斷的磨練與反思,對此,有教育專家認為,只有老師從心底愛上閱讀,學生才能喜歡讀書。因此作為教師,必須時常閱讀;同時,專業的寫作也不可或缺,在寫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寫作,這樣才能成長得更快。就拿專業寫作來說,應該立足于課堂去寫,寫教學中的所做、所思,例如可以記錄自己的日常工作、孩子間的故事、與家長的交流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能進一步了解學生、見證他們的成長,從而蛻變為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學生喜歡這個老師,進而喜歡這門課程,所謂愛屋及烏。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的數學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追求,只有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交流,引發廣大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進而使我們廣大數學教師的數學課堂都變成有效的數學課堂,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的追求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陳宇.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應用機制探討[J].才智,2010(02).
作者簡介
吳明哲(1969.10.01—),男,漢族,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就職于遼寧省盤山縣甜水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