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海蓮
摘 要:數學教育教學的發展以教學生活化為方向,大部分教育學者為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極力研究教學的生活化。本文就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分析。
關鍵詞:數學教育;教學生活化;分析
一、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一)替換脫離實際文本,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性處理
數學教材在內容上存在著與實際生活相互脫離的情況,比如說數據失真現象、資料缺少真實的情況。生活化教學的原則之一就是科學性原則,所以,對于初中數學教材的內容做科學性的處理,這是非常需要的。在數學教材內容中,經常會發生和生活實際存在一定偏離的符號,針對于此,最佳的手段就是要通過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將這些不符合常理的文本符號進行替換掉。
(二)改造城市陌生信息,對教材內容進行普適性處理
在城鄉上,數學教材內容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生活化教學的原則之一是全面性原則,教學要面向的是全體的學生。而作為教材的編寫人員而言,他大多是以繁華的城市,以及建筑物和事物當做案例的,對于農村學生來說,他們的視野比較狹窄,當看到書本中陌生的城市信息的時候,有一點難以理解。可以實施的操作的方法是,要改變對農村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的信息資源,從而使得數學教材更加具備一定的普適性。
(三)改變問題設問方式,對教材內容進行啟發性處理
在課堂上,教師的設問要靈活多變,不能呆板的。在教學的整體過程當中,教師的主導性要體現出來,要對學生展開靈活的設問,多嘗試著轉變一些提問的手段,以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這不但能夠幫助數學教學生活化思維的逐步養成,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的知識朝著能力的方向進行轉變,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對于生活素材進行稍微的加工后,便可以使得教學變得非常具有現實的意義,更加富有挑戰性。學生不但收獲了數學知識內容,而且也加深了對于生活的體驗。
(四)深諳數學學科屬性,對教材內容進行數學化處理
對于生活化教學而言,這是被當做新的教學理念的,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中,其以狂熱的姿態實施著。這體現在數學教材中,也就是有很多的生活知識以及背景素材被引入到了數學的內容里面去了。最后,因為教師在課堂的實際操作當中,對于數學學科的社會功能存在過“度”的重視了,導致把很多非數學屬性的知識也引進到課堂當中了,從而表現出了淡化數學學科教學的情況。
二、教學方法的生活化
對于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而言,不能單單地局限到情境教學法當中,但是倘若可以把情境教學方法逐漸深入探索下去,對之進行研究這也是非常好的。在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當中,筆者探討了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并給出下面的幾條建議:
(一)攝取多彩生活片段,創設多元教學情境
通過對教學的調查問卷的相關分析,在教學的情境上,教師還存在著單一化的情況。比如說,在教學當中,數學教師一般要以“超市購物”作為例子,讓學生做一些加減法的計算,一般都是通過計算銀行利息、打折等試題,來對于百分數進行學習,這還是非常單一的。還有的老師在教同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運用的是一樣的例子,這樣就出現了一些“雷同”“抄襲”等情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方面存在線性一對一的鏈接。我們知道,生活是一個最大的資源,因此,教師要多關心和數學有關的一些生活情境,把不一樣的生活情境和同一樣的教學元素之間進行聯合起來,實施學科化的加工,從而開發出一片大好的教學資源。在教材上,我國主張“一綱多本”,同樣的,數學老師也能夠創設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從而形成“一個內容講解,運用多種教學情境”的生活化教學。如此這樣,當學生在接觸到了如此的多的教學情境以后,在實踐當中便會運用得更加順利。
(二)關注現代數學傳媒,感受新型時代沖擊
我們知道教學的現代化體現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等這樣的信息電子設備。但是在學生的家庭當中,經常使用的就是電視或者電腦。根據筆者自己對農村家庭的了解,很多的農村家庭基本都有電視機,也有不少家庭已經安裝了電腦。運用這些現代的設備,給他們帶來的是現代化的理念。基于現代化的媒體下,在節目中就可以體現出一些數學方面的理念,在不斷地對于人們的看法有著一定的作用。
三、教學模式的生活化
在很多的數學課堂中,基本上采取的教學模式都是這樣的:“生活—教學—生活”。人們都知曉生活化教學的模式,而且非常熱衷于其表面的“先進性”,因此隱藏其在教學當中的刻板性。實際上,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并不是全部的內容以及方法都是有必要進行不一樣程度地生活化的。基于認知主義的理論而言,學習其實就是要構建知識和學生已經有的經驗之間的各種練習。當學生的經驗己經處于高出所學的內容的時候,學生應該要逐漸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維下進行接單,并不是還停留在還創設“過家家”式的具體生活情境方面。作為數學教師來說,要不斷解放自己的思維方式,在生活化教學過程當中,不求多但是要求精,求適時。
四、作業布置的生活化
基于以往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學評價以選拔功能為核心,并非教學促進功能,即針對教師、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老師要把學生的學習與其生活聯系起來進行,基于此,更好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同時老師要為學生設置各種形式的作為,尤其生活化的作業,讓學生積極使用所學的知識在作業過程中。就作業類型分析,老師可以設計一部分書面習題的練習給學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學生牢固鞏固所學的知識;還可以設計一些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等給學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具有一定的能力,即用數學分析與解決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邊巴次珠.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85.
[2]宋曉瑰.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68-69.
[3]朱彩華.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淺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9(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