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在勇
摘 要:物理學直接來源于生活實踐中,蘊含著眾多的美學元素。本文則通過對物理所蘊含的美學元素來探討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美育教育。
關鍵詞:美育;高中物理教學;滲透
美育的重要價值是以生動的感性形象,輕松地環(huán)境,來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物理學科的所蘊含的美學元素。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美育,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有利于提升學生尊重科學、尊重真理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本文即對試圖對物理學科所蘊含的美玉元素將進行探討,并結合自我教學實踐,提出相關措施,希望能夠有效提升物理學科教學有效性。
一、美育在物理學科中的體現(xiàn)
美育,又稱為審美教育、美感教育等,是介于教育學與美學之間的一門交叉學科。物理美育,目的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避免消極情感,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展示物理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欣賞物理及生活美,最終達到學生對美的自覺。
物理學科中的美分為多種形式,大致可以表現(xiàn)為概念美、規(guī)律美和意境美。
物理學科的概念美并不是抽象的。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科的基礎,而物理概念也是在生活實踐及實驗過程中形成的,是形象生動的。
物理學科的規(guī)律美直接表現(xiàn)在在秩序方面。物質的運動能夠直接表現(xiàn)出某種秩序,或隱藏不見,或非常顯著。物理學科的規(guī)律美一旦為人所掌握,就可以利用發(fā)明或者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進步。
物理學科的意境美更是非常顯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直接引入運動的概念。“大漠孤煙”與“長河落日”,自然界中的物質空間運動形象的用“直”和“圓”展現(xiàn)出來。如果能夠這樣引入物理學概念,必然能夠引入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物理學科的基礎是建立在對客觀世界的觀察與實驗中,物理學科又蘊含著簡潔美、對稱美、奇異美、動態(tài)美、結構美等,這些美都體現(xiàn)出深刻的內(nèi)涵型。物理學家在總結規(guī)律,認識自然的過程中,將“不完美”轉化為“完美”,不僅僅發(fā)現(xiàn)了眾多美,更是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美學思維方法,如守恒思維、和諧思維等。
二、物理學科中滲透美育的主要措施
1.挖掘美學因素,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物理學科在發(fā)展過程中,物理規(guī)律不斷被發(fā)現(xiàn),這不僅僅展現(xiàn)出物理學家對科學知識的追求,更是體現(xiàn)出物理學家自我崇高的精神。如哥白尼面對“黑暗環(huán)境”,潛心研究十三載,終于使得“日心說”更加系統(tǒng),更新社會認識。與此同時,物理學家的和諧美更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材料,如法拉第對電磁關系的研究,廣義相對論中對物質、空間和引力的探索。可以說,這些物理知識都將和諧美展示于學生眼前,為物理教學滲透美育增添無盡可能。
與此同時,物理學還在色彩、形狀和聲音等方面顯示出多元美。其一,在光的干涉實驗中,分布均勻的彩色條紋會讓學生由衷感受自然美;其二,物理學中的蛇行線已經(jīng)被譽為“最美的線條”,而這在簡諧振動中可以觀察出來;其三,光玻與聲波分別在傳播過程中的奇異性更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
2.多學科融合,感受立體之美
物理與藝術、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雖看似毫無關聯(lián),但物理、藝術、文化等都人類特有的活動,直接來源于生活中。本文認為物理教學可以與藝術、文化相互融合,使得物理更加“溫情脈脈”。
其一,物理教學與藝術繪畫相關聯(lián)系。從物理學科來看,電場、磁場、光等式客觀存在物質,不依賴于人類社會生活,而電場線、磁感線以及光線卻屬于人類社會抽象思維的結果,只為了便于解釋物理現(xiàn)象本質規(guī)律。而對藝術而言,顯示真實情景客觀存在,但將其在紙上勾勒出來的繪畫確實對真實情景的藝術抽象。在此刻,無論是物理學科中的線條亦或是繪畫筆峰下的線條,都是對客觀存在事物本質規(guī)律的揭示。而這種美,美的讓人心醉。
其二,物理教學與傳統(tǒng)文化相互聯(lián)系。物理學科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都企圖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如《墨經(jīng)》記載“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直接對小孔成像實驗進行描述,這也是歷史上對光的直線傳播的最早的科學性解釋。再如《考工記》中記載“假令弓力勝三石,引之中三尺,馳其弦,每加物一石,則張一尺”,同是對“力和形變成正比”關系進行闡述,而胡可定律F=-kx通過實驗同樣證明這點。必須承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加偏向實用性和經(jīng)驗性,很少有對自然科學規(guī)律的純科學研究。但對自然現(xiàn)象的探索與總結卻是各個國家人類智慧的共同結晶。
3.運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中物理教學應該盡可能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手段。如部分物理現(xiàn)象往往很難觀察,教師單純講解又不夠形象,學生理解有難度。此時引入信息化技術,通過多媒體實現(xiàn)聲音、畫面以及實驗的同步進行,通過設定具體的審美情境,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物理知識。與此同時,聲像同步的多媒體技術同樣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確保了學生能夠高效學習。
三、結語
物理學科蘊含著眾多美學內(nèi)容。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物理美,充分發(fā)揮物理美功能,實施美育教育。未來,物理學科中滲透美育必然會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魯世明.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美育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學物理,2013,31(7):1-2.
[2]孫迎春.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學習,2010(9):108.
[3]唐斌,樓冰潔,王景宣.陶養(yǎng)生命的學校審美教育[J].當代教育科學,2016(19):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