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要: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其實是引導殘疾人積極應對社會當中的挑戰,并使其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我國殘疾人口數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之下,殘疾人職業技能需求呈現出來一種不斷增長的態勢。在文章當中首先介紹現階段我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領域中存在的問題,而后提出一些有效性比較強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措施,希望可以促使殘疾人的職業技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和諧型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問題;策略;分析
一、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的研究背景
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是引導殘疾人就業并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我國越發重視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的背景之下,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領域中逐漸取得了一定成果。我國逐漸構建起來中央、省、市、縣四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網絡,截止到2014年為止,我國范圍內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的數量達到6000個以上,總共有超過40萬殘疾人參與到了殘疾人職業培訓活動當中,比如說中國殘聯將2011年定義成殘疾人培訓就業年,在此年度當中開發出來的殘疾人就業崗位數量達到巧萬個以上,構建出來了學歷加職業資格認證資質的雙證職業培訓機制。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事業的發展趨勢比較好,為了可以對殘疾人的社會適應性做出保證,此事業應當得到充分的重視,才可以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二、現階段我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培訓強度不是很高
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除去可以為殘疾人物質生活做出保證之外,其實也是會對殘疾人的生存及發展提出更大的挑戰。針對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來說,成功就業是殘疾人積極應對社會挑戰、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并將自身價值充分展現出來的重要措施,十分強烈的就業意識讓殘疾人迫切的希望參與到各種類型技能培訓活動當中。但是我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從整體的角度上進行分析仍然顯得十分薄弱,難以滿足殘疾人應對社會挑戰的過程中提出的實際要求。
(二)培訓模式較為呆板
培訓模式主要指代的是職業培訓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各個要素構成的理論模型及操作程序,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中包含的是培訓理念、培訓機制以及培訓人員等因素,現階段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使用到的是“從學校到工作”這樣一種銜接模式,重視的是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在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中起到的作用,逐漸演變成單一的從技能培訓技術之后到獲取工作的單項銜接模式,殘疾人從培訓到工作之間的雙向互動銜接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培訓和培訓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間的銜接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換一種說法,難以構建出來一種從殘疾人職業培訓到工作,再從工作到職業培訓,一種殘疾人職業培訓轉換到另外一種職業培訓,一種工作轉換到另外一種工作的多元化交叉網絡系統,各種職業教育的滲透性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三、適應性較強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方法
(一)對殘疾人實際數量及市場需求形成清晰的認識
殘疾人職業培訓指代的是有一定就業條件但是卻沒有就業,對需要轉換自身職業或者需要提升技術水平的殘疾人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其中包含的內容是就業前噢誒尋、崗前培訓以及在職訓練等。如果想要將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妥善完成,需要在本地區當中構建殘疾人求職登記信息庫,對有勞動力但是尚未就業的殘疾人數量形成清晰的認識,清晰的認識到不同類型殘疾人的職業技能實際需求,更是應當了解本地區市場對殘疾人提出的崗位實際需求,切實依據實際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各級殘聯應當切實遵循先培訓、后就業這一項原則,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依據市場實際需求,改善以往的盲目培訓模式,依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使用“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互融合”的方法,組織殘疾人參與到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中,在殘疾人有興趣參與學習的背景之下,能夠促使培訓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吸引更多的殘疾人積極的參與到職業技能培訓中。
(二)培訓模式及內容多樣化
現階段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內容逐漸豐富起來,也逐漸解決內容單一及方式單一等問題,打造出來了一些特色項目,各種培訓模式當中充分應用了社會公共資源,為學習者提供實習場所,一邊學習一邊參與到崗位實訓當中,和企業聯合辦學,以便于可以對培訓的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證。殘疾人就業培訓和就業安置基地,石油殘聯和當地企業或者職業技術培訓機構合作,應用“定向培訓、定向就業以及集中管理”的模式,引導殘疾人掌握勞動技能并在培訓結束之后安排就業,解決殘疾人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定向培訓其實是將企業實際崗位需求作為依據,來對殘疾人開展定向的培訓。在此背景之下自然是可以對殘疾人的崗位適應性做出保證,讓殘疾人可以更為輕松的融入到我國社會當中,并大幅度提升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和諧型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四、結語
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其實也就是幫助殘疾人獲取職業技能,并實現就業目標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保證殘疾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更是在我國構建和諧型社會的過程中,應當使用到的措施。在此背景之下,自然是應當集合起來多元力量促使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逐漸走上一條良性發展道路上,以便于可以在日后我國構建和諧型社會的過程中,起到一定促進性作用。
參考文獻
[1]胡亞光.提高殘疾人就業質量的有效途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11):172-174.
[2]袁潔.淺析殘疾人就業培訓模式的創新[J].中國集體經濟,2018(31):164-165.
[3]顧然.信息化背景下殘疾人職業培訓研究——基于遼寧省部分地區的統計數據[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