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新民 張鑫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國家應當自立更生,發展創新,依靠國家自主知識產權力量努力走向世界科學發展前沿。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如何通過創新創業的改革舉措,實現自立更生的發展追求,這不僅是專業技術的學習問題,更是思想認知的教育問題。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樹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的重要學科體系,是科學精神培養的思想守護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p>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思政教育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舉世矚目。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思想認識上,要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的科學精神培養,要進一步加強創業素質的提升和社會責任感。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為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提出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三個使命——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塑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人格、引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為實踐?!叭齻€使命”強調了創新精神要求大學生養成濃厚的學習興趣、錘煉縝密的學科思維,做一個具有強烈創新意識和較強創造能力的時代青年;而創新精神的養成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先進思想切實轉化成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的共識和行為實踐上的遵循與融合。所以,高校思政教育是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業創新科學精神的重中之重。
一、創新與創業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描繪了新的藍圖,也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方位踐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仡櫺聲r代的快速發展,2014年在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首次向大眾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觀點。2015年李克強總理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闡述,激起了民眾對創新創業的熱情,民眾積極投入創新創業中,因此中國社會正在進行一場積極地創新創業的深刻變革。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人才培養的必修課,我國各大高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設立創新創業學院,讓大學生實際感受到創新創業帶來的樂趣。
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重要性
(一)中國正處于科技革命發展的時期,所以當代社會需要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啟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扎實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打了一場漂亮的思政課質量攻堅戰。因此,近些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很快。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學校不能只是向學生書本上的知識,要與社會實際接軌,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實際平臺。不能使學生在培養中做追隨者而是要做創新創業中的主力軍。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提高自身素養,適應社會實際生活,實現全面的素質提高。
(二)為了加大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力度,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深化改革。不僅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給予基金補助、減免相關費用和成功創業獎勵等優惠政策,同時還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條件并通過創業培訓和實訓,為大學生提供實際的幫助。我國各大高校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關于創新創業的課程,舉辦關于創新創業的比賽和創新創業知識講座,激發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熱情。
(三)創新創業精神不僅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還是提高大學生個人素質和實現自我的途徑。因此我們要著重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精神。創新創業對于還未踏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所以為了能夠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礎,我們要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通過創新創業的培養,大學生會提升綜合能力,在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時,能夠運用所學更好的適應壓力和挑戰,實現自我價值實現。
三、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學校教育與當代社會實際脫軌,課程內容老舊,授課方式古板。大學教師與學生之間年齡相差較大,老師和學生之間存在“代溝”,上課內容學生不感興趣,師生之間不能產生共鳴,課堂“低頭族”現象屢見不鮮。
(二)部分大學的思政課老師是照本宣科式的向學生傳遞知識,當代大學生都是九零后,這種無趣的教學模式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思想教育課堂內容的設計不僅引發不了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興趣更讓他們認為這種教育是一種“假、大、空”的形式,對他們起不了任何的幫助。
(三)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缺乏。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承擔著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重擔。但是目前大部分老師創新創業的授課內容都以書本為主,使本應該作為主力軍的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群體,加上課堂設計索然無味,這種使學生作為信息末端的接受者的教學方式,根本就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開發。
四、關于解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思考
(一)對于目前校園中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我們應該清楚的明白創新創業教育不是一門教育課程,而是為了提高大學生能力開展的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二)思政課老師在授課時要與社會熱點問題接軌,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通過實時發生的實際案例分析,引發學生的共鳴。老師不能夠只是照本宣科講解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注重實際,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觀點,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 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在對大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大學生高品質的人格。利用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提高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四)老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參加關于創新創業的比賽,把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實踐活動上。這不僅能夠鍛煉大學生的自身能力,還能熟悉掌握以前所學的知識并運用到實際。。
結束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新時代航向的指南針,也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指南。高校應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勇擔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歷史使命,不斷增強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力和感召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要與社會實踐接軌,從青年學生鮮活的生活實際中提煉、運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表達方式,實現課堂上抽象的教材文本與學生真正的“生活世界”有效連接,用平易近人的話語方式傳播真理。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發揮作用。為發展中的國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業能力的高品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克琴.創新型大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7,23:68-71.
[2]李旭然,包有祥,趙英男.探究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方式[J].智庫時代,2018,36:95-96.
[3]孫明琳,王殿文.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的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09:60-62.
作者簡介:
龔新民(1999-),男,漢族,安徽阜陽人,蘭州工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
張鑫(1985-),女,漢族,河南偃師人,蘭州工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辦主任,中共黨員,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與民商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