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工運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要堅持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團結動員億萬職工積極建功新時代,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政治引領,加大對職工群眾的維權服務力度,深入推進工會改革創新,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積極作為、真抓實干,開創新時代我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新局面①。
關鍵詞:新形勢;工會組織;國企管理;職能作用
新時代下的工會組織工作要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站在新的社會高度,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符合新的社會要求,探索發展之路,取得更好成效。
一、新形勢下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能
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 中國工會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本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中國工會堅持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承擔團結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中國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摘自2018年《中國工會章程》)
1、維護職能。工會組織是維護國家、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組織。所謂的維護職能,不僅是維護職工作為個體的合法權益,更重要的,它要維護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我們講維護,不能片面地看到它的一方面而忽視了它的另一方面。工會作為勞動者的代表組織,既維護全體職工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也要維護個體職工的切身利益。
2、建設職能。是指吸引和組織職工群眾參加經濟活動,努力完成工作任務,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組織和動員職工參與生產工作。工會的建設職能是體現工會生命力的所在,建設不是行政部門一家獨大,而是行政與工會共同營造企業生生不息發展的共同任務。
3、參與功能。工會要通過職代會、廠務公開、民主議政等有效渠道來實現工會組織的參與功能。這既是工會組織維權重點也是企業和諧發展的需要。同時工會還要通過參與和諧勞動關系的締造,從而參與整個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只有參與了,才能形成國家與企業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只有參與了,才能形成企業與勞動者的紐帶與橋梁作用。
4、教育職能。工會的教育職能是指通過勞動競賽、爭優創先等活動的開展,促使勞動者接受技能教育、文化教育、政策教育、信念教育,以提升勞動者的思想理論水平。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術教育。它為職工提供了正確的思想導向。引導職工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二、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容易出現的問題
1、工會組織建設弱化。由于企業片面追求精干、效率,一些企業機構合并,干部兼職,工會發揮作用的效果不甚顯著。
2、工會活動形式單一。有些企業還僅僅把工會活動停留在組織座談、文化娛樂,忽視職工素質及文化教育。
3、參與決策流于形式。由于工會干部的業務水平有限,不能真正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來,工會參與企業的三重一大、廠務公開等往往流于形式,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
4、民主監督不能到位。職代會制度、重大事項、重要經營決策、職工福利、集體合同的監管,仍存在缺乏硬措施、強手段的督促整改。
三、工會組織要發揮職能作用
1、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作用。
工會組織是聯系國家、企業、職工三者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對勞動者關愛的具體實施者,工會組織要全力發揮黨組織和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工會組織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為企業決策、建章建制提供詳實的信息材料,并參與決策之中。
工會組織要站在承擔職能的高度,促進企業管理提升,管理加強,使職工的歸屬感、幸福感增加。
2、發揮工會組織的維權作用。
工會組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實踐者。工會要全力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全體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政權的合法權益。
工會是黨領導下的工會,因此承擔著穩定社會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職責,工會要把協調勞動關系作為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工會既要積極同企業,行政部門進行溝通,協商,解決關乎職工生存的勞動關系大事情,也要致力解決關系到勞動者切身利益的個性化事情,同時還要從改革穩定的大局出發,教育職工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勞動者三者的利益關系。
3、發揮工會組織的組織作用。
工會組織以會員的方式將全體干部職工凝聚在一個大家庭里,這里大家的身份是平等的,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得以充分體現。
通過建立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在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方面的重要作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也是廠務公開的有效載體,是企業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基本形式,工會組織在設計企業發展、重大改革以及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充分讓職工參與管理,參與決策,促進企業協調發展,促進企業職工權益的有效保障。
四是發揮工會組織監督的作用。
工會是全體職工利益的保護者,工會是代表和維護職工群眾具體利益的,工會監督是有組織的社會監督,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監督。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對用人單位執行國家有關訂立、旅行、變更、解除勞動合同的監督;
2、對用人單位集體合同訂立、履行情況的監督;
3、對用人單位執行國家法定工作時間、休假規定的監督;
4、對用人單位執行薪酬福利待遇的監督;
5、對用人單位勞動安全衛生及勞動保護的監督;
6、對用人單位職工的社會保險待遇的監督;
7、對勞動爭議協調的監督;
通過建立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使得工作組織在國企管理工作中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的職能增強了,深入開展廠務公開,讓職工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避免了企業、職工兩層皮的現象,關系到職工身心健康的所有問題都要問、都要管,還要管到位。
綜上所述,工會組織要在國企管理的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下好一盤棋,與企業的行政管理聯合起來,兼顧國家、企業、職工三者的利益,為構建和諧社會,規范勞動關系、維護職工權益、繁榮企業文化,發揮其特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摘自2018年10月29日央視網新聞《習近平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 團結動員億萬職工積極建功新時代 開創我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新局面》
[2]《中國工會章程》2018版
[3]《工會法》
作者簡介:
邢建榮,通訊作者,性別:女,出生年(1965年),籍貫(北京),民族(漢),職稱(政工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黨務管理與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