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高宇博
摘 要:對于大學生來說,進行數學素養的培養,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辯證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人們所認同的數學素養實質上是數學素養和數學計算能力的結合和統一。在進行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時,需要切實注重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的創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出當前時代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本文對進行數學創新的幾大層面進行探究,分析了進行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創新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創新的實際方法,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大學數學素質;數學教學創新;思考;途徑
一、數學素質在大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
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在求職面臨的壓力較之于前些年更大,想要成為社會需求的人才,在學校學習期間就需要注重符合時代需求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些在社會生存需要的綜合素質中,數學素質是最重要的。
對于大學數學課程來說,數學素質是其靈魂。倘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熟練掌握了數學的實質和內涵,那么在未來的工作生活當中不僅能夠進行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還能夠不斷地對自身的數學知識庫進行補充。而在學習過程中將數學課程當做學習任務,只為了應付考試和學分的學生,并不能夠通過數學課程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在進行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時,不僅需要注重數學課程在專業方面的有效應用,還需要注重數學課程對人理性思考的作用,注重數學知識的研究進展和發展以及數學知識的人文精神。同時,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不僅需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還需要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課程理性美,讓學生切實具備數學思想、數學知識、數學精神以及數學應用價值。
二、大學數學教學創新的層次
2.1教學理念的創新
教學理念,就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思想的支配下,由實際教學條件以及課程的感性和理性知識組成的綜合體。教學理念不僅可以作為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也可以被當作課程的教學原則,另外也可以是方法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能夠得到有效地體現,同時也對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制約效果。想要進行教學理念的創新,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分析:
第一,注重教學過程由部分到整體的轉變。在進行數學課程的教育時,教師需要注重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學生教育的要求來確定自身的教學態度,例如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均是教師適應學生的有效體現。對于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抬高起點、加大課堂授課內容、強化教學過程中的訓練,實現對于學生的有效引導。而對于基礎知識較差、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降低教學起點、減緩教學節奏、減少每節課的授課內容,對一些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反復教學、倘若在教學過程中不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在課堂上就會出現部分學生“吃不飽”,另外一部分學生“吃不消”的情況。
第二,注重教學過程從片面到全面。當前,社會所需的人才其素質要求是全面性的,同時,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活動也是具有整體性的,因此人的素質也是同樣具備整體性的。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需要強調課程為未來生活服務這一理念,注重數學能力以及數學素養的全面發展。
第三,注重教學過程由靜止到發展。大學數學課程的素質教育不僅強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同時也需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以及潛能的挖掘,不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好壞,每個學生的身上都存在未被開發的閃光點,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注重相關情境的創造,引導學生開發自身的潛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和長處,并將其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展現。
第四,注重教學過程由主演到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及人格,對于學生的優點要給予夸獎和贊許,對于學生的缺點也需要給予鼓勵和正確的引導。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擁有處理學習的時間和權力。
第五,注重教學過程由封閉到開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將課本以及課外知識有效結合,同時注重數學理論和實際應用的有效結合,另外,還需要注重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有效結合,使得數學課程從封閉的環境走向開放,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教學效率。
2.2教學目標的創新
為了實現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教師需要將數學教學的目的進行創新。傳統的大學數學教學將教學當做是知識積累的過程,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向學生傳輸知識的過程,倘若不給學生教授一些知識應用的技巧,只獲取了知識的學生無法將知識有效地應用,就會變成高分低能的學習機器。這與教育的理念和目的是相悖的。因此,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的創新,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重視結果、重視知識灌輸的教學習慣,變為注重教學過程以及注重能力的培養。
2.3教學方法的創新
想要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就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實現教學空間的轉變,第二,實現教學時間的轉變,第三,實現教學角色的轉變。
教學空間的轉變,就是指針對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教學方式,需要讓學生具有主動權,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的講為輔,從而實現從講堂到學堂的空間轉變。教學時間的轉變,就是指從傳統的教師先教,變成當前的學生先學,對課堂教學內容有一個優先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加快速、高效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教學角色的轉變,是指針對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情況,在進行教學方法創新時,教師需要采用小組教學、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教學的權力,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語
綜合全文,在當前人們越來越注重多元化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數學人才是數學教學領域的重要培養方向。在未來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想要實現數學教學的創新,教師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注重教學主體的改變、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切實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許紹元.在大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由一道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試題引出的思考[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33(03):105-108.
[2]孫大為,劉佳瑞.大學數學教學中思考與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咸寧學院學報,2018,32(06):140-141.
[3]李慕華.大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與大學數學教學創新的思考[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2):53-54.
[4]崔麗娟,楊菊香,謝蕓.在大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些思考與實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04):34-37.
作者簡介:
王聰,出生年月:1996.06.2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湖南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