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賽欽
摘要: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形成良好課外閱讀習慣,樹立以學生為主的課外閱讀觀,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技能。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好課外閱讀活動,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開展課外閱讀還有利于學習和鞏固老師在課堂上所教的知識,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扎實,學得活潑,是啟迪智慧、鍛煉才能的一條主要途徑。
基于課外閱讀對提高語文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促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為獲取信息而進行的閱讀,必然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語文能力,日益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廣泛而有序的課外閱讀獲取、篩選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各種能力,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課外閱讀,是指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學生自覺地在課外選擇與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相應、由課堂教學的諸多層面而生發(fā)延伸開去的相關讀物,并根據(jù)個體實際情況、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采取適應的形式,從中獲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識積累閱讀。
一、由課內到課外,精選閱讀材料
1.背景鏈接閱讀
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往往是濃縮化的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有著豐富廣闊的背景。如果沒有足夠的背景資料,要深入理解課文是有難度的。所以,我們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拓展閱讀面,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同時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如學習寫人的文章,可以選擇與這個人相關的其他文章來讀,從而對這個人有更深更廣的了解。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課前,我組織學生查閱和魯迅生平相關的文章。
2.同類題材閱讀
學寫景的文章,可以選擇其他寫景的文章來讀,由此以讀促寫,增加學生語言的積累。如學習《桂林山水》時,可以選擇朱自清的《梅雨潭》來讀,也可以選擇我們當?shù)貙懢暗奈恼聛碜x,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等文章,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學生的認識空間不斷擴大,探索的欲望和能力不斷增強。同時,這樣的閱讀,由課文這個“點”擴散成一個較大的“面”,學生的語言積累不斷增加,領悟力也不斷提高。
3.課外延伸閱讀
“大語文”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圓形的完整結構,學完了課文并不意味這只是學習的結束,而應該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又一個開端。如《少年閏土》中的閏土在學生心目中是一個理想完美的形象。學完課文,學生都津津有味地談論著閏土的勇敢、聰明。就在學生意猶未盡時,我相機拓展,讓學生設想30年后的閏土會是什么樣子,兩個好朋友再見面會不會格外親熱?學生紛紛發(fā)言,大多數(shù)學生都猜想閏土會長得身體健壯、身材魁梧,憨厚成熟,兩人再見面會共同回憶兒時記憶、聊聊現(xiàn)狀。此時我把《故鄉(xiāng)》中“我”回故鄉(xiāng)再次與閏土見面的那一段材料分發(fā)給學生,請學生默讀。讀后學生發(fā)現(xiàn)與自己設想的差距較大,由此引發(fā)學生深入探究的愿望。于是我再繼續(xù)引導,要解答這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還請學生課后完整地讀一讀《故鄉(xiāng)》,還可以讀讀魯迅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傳》、《祝福》、《藥》。等再次上課時,我與學生共同探討這一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課后都主動尋找相關讀物進行了拓展閱讀,并積極思考領悟。這樣的拓展,起到了擴展學生視野、延伸課堂學習的作用。
二、由動腦到動手,指導閱讀方法
1.使學生真正掌握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
(1)指導泛讀
既瀏覽式閱讀,對文章內容只求大體了解,不須深入分析,它的特點是閱讀速度快,容量大,以默讀為主。
(2)指導精讀
既邊讀邊想,就是說在閱讀每句時,做到元程端禮說的:“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tǒng)的三少精讀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jīng)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談感受,逐漸養(yǎng)成習慣。
(3)背誦
既采用反復誦讀的方法,牢記文章全文。它的特點是防止遺忘,終身受用。
以上幾種閱讀方法,不是孤立的,可以配合,如讀一篇文章,先泛讀,后精讀,再選擇其中精彩語句背誦。如能持之以恒,閱讀和寫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2.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從小培養(yǎng)讀書時能一邊讀一邊想,做到眼到、心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養(yǎng)成讀書做記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讀書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最好制訂一個讀書計劃,避免盲目性、隨意性。
3.開展各種閱讀活動
學校或班級可經(jīng)常性地開展一些課外閱讀活動,一方面,可以借此了解或展示小學生的閱讀成果,另一方面通過活動可讓小學生體驗課外閱讀的成效,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興趣。如讀書筆記展示、征文比賽、講故事比賽、古詩文誦讀、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等。
“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精神食糧、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廣泛而深入地閱讀,豐富其精神世界、提高其思想境界,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當不斷探索實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