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紅
我們學校秉承“先學后教,分層教學”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思想,在教研中不斷的摸索,形成了具有我們學校特色的教研模式。
從2016年開始我校所有教研組齊上陣,通過近一年的探索,形成一套關于聽評課模式的課堂量化表,通過三個板塊進行聽評課,表一是從課堂流程評價教師本節課的設計是否巧妙,過渡是否自然,知識點銜接是否得當;表二是看學生活動情況,是否真正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是否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表三是從課上分層教學角度評價,學生因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的學習程度是有差異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中要注意這種差異,并在課堂教學中讓優等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學困生也能夠有事可做,這樣才能讓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做到學有所獲。
評課量化表不但是一節課是否成功的依據,更是我們每位教師備課時所要認真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是我們備好一節課的指揮棒。這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就更上一層樓。教師最基本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三維目標清晰
二、教師必須明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
包括需要重點講解和解決的知識點,重點培養的能力,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更有針對性,使學生在每堂課上都能學有所獲。對教學難點,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對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透徹講解。評價一堂好課的重要標準主要是看 “學生的表現,即學生能否在教師的組織下獲得有效的學習”,而衡量學生有效學習的標準是看三維目標的實現程度,即歷史知識目標是否完整、課題的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教師基本功扎實, 駕馭課堂能力強
一般強調的教師基本功是:對教材熟練,講課自然;語言準確精煉而有感染力、親和力,溝通協調能力突出;板書規范,字體端正;駕馭課堂和教學應變能力強。尤其是語言、教態是否有親和力。有親和力的教學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一種和諧的氣氛。所以音量、語速要合適,語言要生動、清楚,有鼓動性。有親和力的教態,能讓學生自然放松的狀態下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四、精心設計新課導入語,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堂好課,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場,自然會把學生的全部精力吸引到我們的授課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師生同在知識的海洋中走向高潮。
做到以上四點是對一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在授課中我們更要想到三個量化表的要求,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每一節課,使自己的課堂更精彩,做到把課講精,課堂高效。下面我把我對本校一位同仁的一節課的評價表(二)——關于學時活動的評價,呈現給大家。
2017年4月18日上午第一節課,我聽了孫老師的《宋元時期科技與中外交通》這節課,我從觀察學生學習情況方面(表二)現做評課如下:
一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形式多樣,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接受學習。學習目標的出示使學生明確了本課學習要點,并快速看書完成導學案。完成導學案的過程即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也是探究過程,通過組長批閱發現問題,小組共同解決。體現了“生幫生”的學習方法。
二是教師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到前面介紹活字印刷術的排版過程、火藥、指南針的發明傳播,并給馬可·波羅制定回國路線,并且展示了事先學生制作簡單的指南針的過程,通過這些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學生參與度廣,學習目標達成度高。
三是教師在本課中運用了大量史料、圖片讓學生知道論從史出的道理,掌握歷史學科的科學性和嚴謹的史學態度,使本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在研讀歷史資料的過程中也鍛煉了他們翻譯歷史古文資料的能力并從中找到歷史信息,幫助對本課難點重點的突破。
四是本節課學生積極參加小組討論,并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本節課教師設計了這么幾個討論題目:
1.發明火藥是好事還是壞事?
2.馬可·波羅回國路線從水路還是陸路、怎么走、可以把中國的哪些物品帶回國?
3.宋元時期為什么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
通過討論發言的過程使學生對本課知識達到了升華,他們把知識活學活用,教學目標達成度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定教的課改精神。學生討論熱烈大膽發言,還有些意猶未盡。
五是縱觀本節課,我也思考許久,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也為孫老師提出了幾點建議:
1.本節課的重點是宋元科技,可不可以和現實聯系,當今社會更離不開科技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就需要一些創新型人才,所以我們每位同學要有一種創新精神,認識到提高自身素養成為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否則會被社會淘汰。在此進行思想教育。
2.新教材加上了宋元時期的中外交通。這是舊教材沒有的內容,要感知到新教材的設計意圖。宋元科技之所以能夠發展除了宋元經濟發展、繼承前代成就基礎、人們的智慧、統治者的提倡這些條件外,不可忽視的就是中外之間的交往使科技相互促進,宋元時期科技的交流離不開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那就應該和今天的“一帶一路”聯系起來,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振興“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實現和沿途國家和地區經濟合作與共贏。學習歷史有他的史學價值更不可忽視他的現實意義。這也是讓學生了解當前我國發展形勢的一個很好機會。
通過《課堂量化表》來聽課和評課這種教研活動,每位教師對授課教師的評價及時反饋,大家集思廣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大家的教學水平,努力打造高效、有質量的課堂。這是我們每位教師的初衷,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從量化表中我收獲頗多,我深知做一位教師要想更稱職是需要永無止境的努力的,量化表指引著我們備課的方向,對我們每位教師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聽課和教研的過程中我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尋找自己的不足,希望將來的教學中能夠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