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綺薇
摘要:游戲作為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途徑,對幼兒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主游戲作為幼兒園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游戲形態,在促進幼兒身心發展方面有區別于其他游戲的意義與價值。幼兒的自主游戲是將幼兒作為活動主體,教師是從屬地位,對幼兒進行活動引導,目的是讓幼兒在高度自由和自主的環境中進行游戲,從而鍛煉幼兒的各個方面的能力。教師對自主游戲的規范指導可以使自主游戲的教育價值最大化。有效的指導策略對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有著積極作用。本文分析了自主游戲中老師應該扮演的角色,希望通過調查研究給與孩子更好的指導教育。
關鍵詞:游戲 自主游戲 教師行為指導
一、前言
(一)選題緣由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九條指出:“幼兒園應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指導游戲,鼓勵和支持幼兒根據自身興趣、需要和經驗水平,自主選擇游戲內容、游戲材料和伙伴,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緒情感,促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發展”[1]。自主游戲能夠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鍛煉社交行為,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對游戲的指導有著一定的責任及必要性。教師的指導策略會對幼兒的自主能力的培養產生影響。教師怎樣有效的指導游戲這一問題有必要進行探析,所以筆者選擇這一題目,試圖沿著前人的研究結果繼續對著一題目進行深度探討,從而得出教師行為指導的相關策略。
(二)選題目的及意義
本文通過對現狀的研究,對自主性游戲中教師的問題進行分析,得出可供幼兒教師借鑒的具體可操作的指導策略。有利于教師更好的組織與開展自主游戲,同時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有著積極作用。
二、自主游戲中教師行為指導存在的問題
一般幼兒園在確定一個主題以后在相對長的時間內都不會更換,也可以鍛煉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但對于中大班的孩子來說,簡單的自主性游戲已經不能滿足幼兒。而更多豐富的自主性游戲形式才會滿足他們對游戲的渴望。
教師所做的指導實質是要幫助幼兒更好的開展游戲。如若在幼兒游戲中以不合理的身份介入,或是隨意的打斷幼兒游戲,那么對自主游戲中的幼兒再次進入游戲就造成了困難,那么知道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教師大都是以言語指導為主。其他形式的指導幾乎沒有,而面對不同的幼兒指導也不具有差異性。
借助對游戲的評價環節,老師能夠更好的掌握班上孩子的游戲水平,也能為以后開展的游戲積累豐富的經驗。如當幼兒發生沖突時,教師借助這個契機,對幼兒進行評價,同時起到幼兒的個別教育。
三、自主游戲中教師行為指導的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游戲觀
在對自主游戲正確認識的同時,有必要對幼兒的發展特點進行全面的熟悉和了解。皮亞杰提出的思維發展階段中的感覺運算階段和前運算階段都是幼兒期孩子所具有的思維特性。而人身心發展規律本身也具備順序性和階段性。教師應該在不同的幼兒面前,根據幼兒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游戲指導。同時也要注重游戲中幼兒的特別指導。教師只有對自主游戲理論知識充分了解了之后并且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一定認識以后,結合實際才能做出正確的指導。
游戲中幼兒的主體地位毋庸置疑,但并不是指把游戲交給幼兒自己去玩,教師便可以袖手旁觀了。而是指在指導過程中不能忽略幼兒的主體地位,即關注幼兒圍繞幼兒提供利于幼兒發展的指導。師的隨意干預以及憑自己的主觀臆測控制游戲這些都是不可取的。老師不能將用自己的視角去看待游戲,更不能在幼兒游戲中進行武斷干預。
(二)做好游戲前的準備工作
一方面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社會經驗的不斷豐富,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他們對游戲的要求會更高。一般的自主游戲或是曾經玩過的自主游戲已經不能再吸引他們參與。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帶動幼兒一起進行環境的創設可以促進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所以無論是出于吸引幼兒的參與度還是促進幼兒創造性的發展,幼兒教師都應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努力創設出具有安全性,整潔美觀又充滿童趣的游戲環境,并隨著幼兒的需要不斷調整創新游戲主題,促進幼兒的發展。
自主游戲的準備不僅包括物質上的準備,也包括幼兒精神上的準備即經驗準備。自主游戲的特點之一是社會性。所謂的社會性正是幼兒在生活中所獲得的生活經驗,幼兒的生活經驗一般來自家庭和幼兒園,并利用媒體電視,讀書等方式加以拓寬,自主游戲要求幼兒通過活動提升自己的社會性,掌握基本的社會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老師在組織活動時,應該鼓勵幼兒多多參與,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
(三)準確定位、合理指導
游戲是兒童的內在需要,只有幼兒自己主動選擇的游戲,他們才全心全意的投入,從而,游戲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和作用。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年齡段的幼兒給出相應的指導和啟發,教師應該主動進行引導。對于提出的部分不太恰當難以開展的主題內容,教師應該用轉移,商量,建議的辦法扭轉,不能直接否決,以免傷害到幼兒的積極性。
(四)規范自主游戲的結束工作
在結束游戲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提前提醒幼兒游戲要結束了,讓幼兒有準備時間;二是根據實際情況,幼兒當時的興致,選擇恰當的時間點。例如在自主游戲結束的前五分鐘播放輕音樂告知游戲要結束了。
結束游戲以后,引導幼兒一起進行收拾整理材料和場地,這本來也是游戲結束的一個環節,而且還可以鍛培養兒獨立性,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開展評價在為接下來的游戲提供經驗的基礎上還可以增加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也不代表所有的游戲都需要在結束后進行評價,有的游戲在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幼兒遇到問題的契機,巧妙的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開展評價。
教師在評價時要避免語言的籠統性,要具體指出幼兒做的好的地方。針對游戲中的一些問題,老師能夠組織幼兒討論,進行評議,在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和身邊小朋友相互學習,通過評議為下一次的游戲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