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華 陸紀敏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能從文中找出可以感受“我”的美好心愿的明顯信息。
2.會用“我畫了個???? 的太陽,送給???? 。”句式說話。
教學重點:
能從文中找出可以感受“我”的美好心愿的明顯信息。
教學難點:
會用“我畫了個???? 的太陽,送給???? 。”句式說話。
教學過程:
一、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1.游戲:掛蘋果
2.開火車讀詞語
3.回憶:這篇小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1.大聲、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文中的我都畫了什么顏色的太陽?
3.為什么畫的太陽的顏色不一樣呢?
4.你想畫個什么顏色的太陽?
(2)學生自主學習。
三、精讀引領,提取關鍵信息
1.PPT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齊讀,回答“我畫了個什么樣的太陽,送給了哪個季節?”
2.圖片引導,請學生談談夏天的太陽有什么特點,在這樣的陽光下,我們什么感覺?——炎熱;出示“綠太陽”圖片,當“綠綠的太陽”照耀著我們。我們什么感覺?——清涼;
綠綠的太陽照著高山,高山——(一片清涼)
綠綠的太陽照著田野,田野——(一片清涼)
綠綠的太陽照著街道,街道——(一片清涼)
……
理解“到處”的意思。
理解“我”為什么要畫“綠綠的太陽”。
3.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4.女生讀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我又畫了個什么樣的太陽,送給哪個季節?”
談談理由。
5.同桌用學習第一、二段的方式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展示朗讀。
6.請同學們觀察前三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發現句式都符合“我畫了個? ??的太陽,送給???? 。”句式。PPT出示前三段的第一句話,指名朗讀。
7.男生讀第四自然段;請同學們嘗試著把第四自然段改寫成“我畫了個??? 的太陽,送給???? 。”句式。
8.你還會為每個季節畫什么顏色的太陽呢?為什么?試著運用“我畫了個??? 的太陽,送給???? 。”句式說話。
四、拓展整合
我們都知道,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特點,不僅在每個季節里太陽是不同顏色的,每個季節的風也擁有不同的色彩哦!請同學們翻開主題學習叢書77頁《四季的風》,去感受一下四季風的色彩美吧!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四季的風》。
2.邊讀邊想,四季的風都是什么顏色的?還有什么特點?
五、課堂小結
一年四季景不同,春夏秋冬看不足。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四個太陽》和《四季的風》兩篇文章,不僅看到了不同季節的美景,而且還了解到美麗的心靈比四季的風光更美好!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僅要擦亮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更要擦亮自己善良的心靈,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四個太陽》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小孩子畫了四個不同的太陽,給人們帶去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孩子一顆童真的愛心。本文內容豐富,在教學本課時,我運用圖片、音樂,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講解金黃太陽,我出示金黃色的玉米、大豆、麥子、落葉和楓葉林,引導學生理解,秋天是一個成熟、豐收的季節,所以應該為秋天畫一個金黃色的太陽。在講解春天多彩太陽時,我出示春天花海的圖片,同時播放
背景音樂。幫助學生理解那些盛開在春天的色彩斑斕的花朵,讓春天成為了一個多彩的季節。
一年級的學生更容易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用圖片和音樂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理解課文內容。
不足之處:
一是一年級語文教學應側重于識字和朗讀,課文內容不用做過多的拓展。本次我體現了識字和朗讀,但朗讀的體現還是不夠。尤其是課堂最后一個環節,應該讓學生充分朗讀、背誦。在今后的課堂上,我的教學應再重視一下識字和朗讀。
二是課文講完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想畫一個怎樣的太陽,為什么。其實,這個環節學生完全可以說出自己各種各樣的想法,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局限,沒有發散開,是因為我此處缺乏點撥。我應該引導學生向課外延伸,展開想象的翅膀,而不局限于課本。
三是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言太單一 ,而且缺少學生的互評,以后我會注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