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副會長、信息化部副主任 朱國學
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是中國紡織服裝流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人民多樣化需求、擴大勞動力就業和繁榮區域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圍繞便利交易、提升效率,積極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平臺生態,已初步形成生產、流通及配套服務高效融合、創新發展的平臺經濟形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服務平臺是平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紡織服裝流通領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涉及原料、紗線、坯布、面料、服裝和家用紡織品等各種產品的供應與銷售,基于這些產業實體,以公共服務平臺為基礎架構,提供貫穿整個產業鏈的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以及包括設計、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務和信息化、數字化基礎支撐服務等生態體系已初步形成。
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從原料到面料的服務平臺,主要提供B2B 的大宗商品交易、網上批發、集中采購和供應鏈整合等專業性服務。這類平臺大部分提供線上信息發布、企業宣傳、線下交易撮合等功能,目前產品交易更多采用線上尋找商品信息,交易、支付和物流等環節在線下進行。服裝家紡等消費品類平臺,服務模式多種多樣,注重網站功能的便捷性和線下服務的快速反應能力。
以平臺主要經營產品為依據,專業市場服務平臺類型可細分為原料紗線類、坯布面料類、服裝家紡類和公共服務類。根據平臺運行模式,對這些平臺的性質、用戶和產品性質進行對比分析(見表1)。

表1 專業市場服務平臺類型
從目前專業市場的收費模式看,技術服務費、交易費、廣告費是平臺最主要的收益來源(見圖1)。近年來,采用根據交易費收取傭金的模式比例提高,這種后收費模式受歡迎充分說明專業市場對其服務平臺的自信。
1、專業化服務能力不斷加強
目前,專業市場服務平臺已由信息型向交易型和管理服務型轉變(見圖2),線上交易、在線支付、供應鏈管理、進銷存管理、信用認證成為其主要功能,其中電子商務平臺基本滿足了商戶線上展示、交易的要求,在線支付基本由第三方提供,解決了小批量或者零售業務支付的問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端服務功能應用比例不高。
2、線下專業化服務是市場平臺的優勢
平臺服務能力線下與線上融合,是專業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線下延伸服務既是順利完成整個商務流程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提供增值服務的有效手段(見圖3)。由于電子商務意識薄弱和貿易成交的復雜性,迫使專業市場在人員培訓及貿易撮合等線下延伸服務方面要花更大力氣;與商務貿易直接相關的物流配送服務,由于電子商務實質交易逐步加強,也將成為平臺的主要服務項目。
市場內運作服務平臺,尤其是電子商務平臺的公司,優勢在于都是為市場做信息網站或為商戶和企業提供信息化管理軟件開發的公司,所以在市場內有良好的人脈和資源。為市場或者商戶提供管理軟件開發業務等增值服務,成為其收入的又一來源。但歸其根本,提高電子商務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提高商戶應用的滿意度,加強自身品牌建設,才是市場平臺發展的方向。

圖1 專業市場平臺收費模式

圖2 服務平臺主要功能

圖3 服務平臺線下延伸服務
綜合來看,相對于國內電子商務平臺百貨化、高度集聚化的趨勢,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服務平臺發展,更應注重服務能力的提升,依托行業實體資源,做好線上線下專業化服務,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區域服務平臺是平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行業平臺經濟發展處于企業自發狀態,政府在推進平臺經濟應用中,出現了產品監管不到位、信用評估機制不健全、公共服務不完善等問題。如何與產業和市場有機結合,公共服務和配套措施沒有明確的規劃,不利于區域平臺經濟長遠發展。
以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引擎的服務平臺已經對傳統營銷模式產生巨大影響。消費習慣的改變、新興推廣方式的出現、商務模式的創新以及產業鏈的重整等,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技術推動產生的變革正在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但很多企業缺乏網絡營銷意識,對服務平臺的沖擊反應遲緩。已經利用平臺開展業務的企業大部分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缺乏長遠戰略規劃和品牌發展意識,決心不大、投入不足,在產品、團隊、機制上不能根本轉變,導致的后果是電子商務、供應鏈沒有做好,又影響了企業線下實體的發展。
紡織服裝交易產品種類繁多,同質化嚴重導致的價格戰擾亂了市場秩序;產品假冒偽劣、惡意欺詐和侵犯知識產權等問題不斷出現,影響了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等平臺的信心。網絡市場經營環境的監管、商戶誠信機制建設的推進,以及平臺應用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服務平臺建設涉及紡織服裝專業知識、計算機技術、網絡管理、市場營銷、法律等多項技術和知識的融合,需要由具備以上多種技能、懂得商務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通力合作來完成。但服務平臺的快速發展,導致專業人才缺口巨大,影響了行業平臺應用的速度和質量。目前,很多企業解決人才問題的途徑,基本是自己培養和從阿里巴巴、淘寶等“挖人”,留住人才的成本也很高。
專業市場相關管理部門加強區域服務平臺規劃,實施技術、資金支持,將區域性服務平臺建設納入區域現代服務業整體規劃范疇,加大對區域性第三方平臺服務商的支持和引導;督促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早日出臺,保證線上商品質量和對款式的知識產權保護;成立商協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規范企業運營;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動態信息把握,加強線上市場運作管理;參與服務平臺相關標準制定,提高企業標準意識。
專業市場商戶進入平臺應用領域的時間集中在2011年以后,總體處于成長階段。商戶通過實踐摸索著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應加強平臺經濟發展戰略。因為習慣于傳統的經營方式,大部分商戶在平臺應用上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試試看的心態阻礙了服務平臺應用的力度和效果。商戶雖然擁有較豐富的商務經驗,但在平臺應用領域還需要學習更多技巧。與傳統市場經營相類似,網店的經營規模小、人員少,分工不明確依然是主要問題,遇到網絡促銷旺季,產品、客服和物流跟不上,易影響網店的信譽,戰略規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網絡誠信機制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政府、銀行、相關企業、交易雙方的共同努力。企業本身需要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培養良好的服務態度,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通過政策法規加強制度信任機制的建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服務平臺人才的區域分布不均衡,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區域服務平臺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的不均衡。加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是發展服務平臺的當務之急。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是企業培養平臺應用專業人才的有效手段。各產業集群和專業市場應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出臺服務平臺發展的專業人才引進政策,建立專業人才招聘平臺,借助網絡優勢加深人才的交流并提升管理,為服務平臺長遠發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