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恩慧 馬璐瑩 尹琦慧
【摘 要】現如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市場上對會計信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目前我國會計信息仍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從綠大地股份會計信息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引致綠大地股份會計信息失真的促成因素及其作用機制,據此提出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議,為企業的管理者、政府部門以及萬千投資者的理性決策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會計信息;法律法規;信息質量
一、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
(一)會計憑證失真
作為記錄企業相關經濟業務,進而明確企業相關責任的一種書面證據,會計憑證的準確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也正是基于此,經濟主體自身不合理的利益訴求往往會促使他們通過會計憑證的人為改變來實現會計信息改變的目的。
(二)會計賬簿失真
會計賬簿是記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一種重要形式。畢竟企業每天所發生的經濟業務不僅是對企業前期行為的一種反應,更是企業后期決策的重要標準。因此,對企業會計賬簿的分析不僅是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途徑,更是發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合理性以及高效性的重要方式。
(三)會計報表失真
會計報表既是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一種反應,又受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的影響。因此,會計人員可能基于自身或者在企業領導的指使下而通過不合理的行為該表財務報表的相關指標數據,以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二、綠大地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法規分析
(一)綠大地股份公司簡介
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股本8393.73萬元人民幣,公司主要經營綠化工程設計及施工以及綠化苗木種植以及銷售等業務活動。2010年3月,綠大地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政府相關部門立案稽查,后經過不斷調查發現該公司存在涉嫌虛增資產、利潤以及收入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
(二)綠大地股份公司會計信息存在的問題
1.會計憑證失真
對于綠大地股份有限公司自制憑證失真的現象而言,它主要表現在生產成本以及產品銷售成本結算等方面虛報假報等問題以及相關會計人員依據此類原始憑證進而處理會計業務,因此綠大地會計信息的產生了嚴重的問題,會計信息失真嚴重。
2.會計賬簿失真
綠大地會計賬簿失真主要表現在偽造銀行單據虛構銀行交易,造成會計賬簿失真。在一些會計憑證中沒有相應的銀行轉賬回單,而是僅僅通過諸如支票支付。并且在綠大地的收款憑證中有將近一半的支票存根上填寫的收款方與銀行實際資金去向不明。
3.會計報表失真
綠大地會計報表失真主要表現在其通過“銷售退回”活動,進而實現經濟業務虛增的目的。然而,由于這些業務都是在綠大地上市之前發生的。因此,以上業務所產生的相關收益仍然在綠大地的財務報表中。
(三)綠大地股份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綠大地會計信息缺失除了表面上自身的一些因素外,最根本的因素是會計法律制度的缺失,使綠大地公司趁機鉆了空。
1.會計制度自身不完善
會計制度是指導會計活動的重要標準,會計制度的完善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會計工作的效率。不合理的會計制度必然引致不合理甚至違規會計活動的產生。以權責發生制作為其會計確認的基礎,則必然會在會計活動的確認過程中注入主觀判斷的因素,從而使會計計算的方法失去客觀性、合理性等,進而為企業會計活動中違規行為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2.法律處罰力度不夠
處罰行為無疑是減少甚至杜絕違規行為的重要途徑。對理性人而言,當一項行為給行為人帶來的收益少于其因此而付出的成本時,必將引致該行為的被放棄、被否定。顯然較小的違規成本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誘發了財務造假行為的發生。正是較小的違規成本以及與較大收益之間的巨大反差在一次次地誘使者財務造假行為的發生。
三、改善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建議
(一)完善會計準則體系
合理的會計準則則有利于保證會計工作的有效實施,更是避免會計工作中違規行為發生的重要機制。顯然,綠大地財務數據造假現象的發生與會計準則體系的體系的不完善不無關系。因此,國家特別是會計活動的政府部門必須加大會計準則體系的構建,以加大違規行為發生的難度和成本,進而降低會計活動中不合理現象的發生。
(二)規范會計核算機制
會計核算不僅是確保會計工作合規、合理運行的重要途徑,更是保證會計數據正確性,從而保證會計信息使用者利益的重要方式。對會計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核算必須保證起公允性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對企業指導作用的合理性以及高效性。
(三)健全懲處機制
收益和成本的差額是左右理性經濟主體行為的重要因素。當收益大于成本時,理性經濟主體會推動該行為的實施。相反,當收益小于成本時,理性的經濟主體則會放棄該行為。顯然,我國證券市場輕處罰的特征無疑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違規行為的發生,綠大地利用虛假信息實現上市,從而最終圈錢3.46億元人民幣,處罰的結果卻是五名被告全部被叛緩刑,公司也僅僅被處罰了400萬人民幣。正是這種低處罰、高收益的巨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誘發了資本市場違規行為的發生。因此,必須加大我國證券市場的懲處機制,以降低違規行為的發生。
(四)完善會計職能法律法規,強化會計人員素質建設
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顯然,綠大地財務造假現象的發生無疑是其會計工作人員相關會計理論缺失的重要反應。因此,企業必須充分地關注財務會計人員專業水平的提升,以降低違規行為的發生。這就要求企業在會計人員的招募過程中充分地其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等。繼續教育中強化業務能力方面的培訓,以保證其能否及時地根據企業外在環境的變化而及時地發現其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而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合理的財務措施,以降低潛在風險發生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四、結語
綠大地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有力地凸顯了當下我國上市公司自身以及外在諸如會計信息監管等不同部門所存在的問題,而這一切的根本超因素是企業在法律上鉆了空子。文章認為提高會計人員專業水平、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構建完善的會計準則體系、理順各方的利益關系,減少利益沖突、加強會計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完善會計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懲處機制以及建立公允、規范的會計核算機制等措施無疑是提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進而降低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發生的合理路徑,這也為我國企業改善會計信息失真提供了借鑒與幫助。
【參考文獻】
[1]管純一.會計法律規范視角下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研究[J].財會學習,2017(18):93-95.
[2]杜曉芳. 論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A]. 《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管理科學與經營決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技與企業》編輯部,2016:1.
[3]龐琬琦.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法律規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9):82-84.
[4]李曉華.防范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措施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22):27-28
[5]馬瑛.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6,(1)129-130.
[6]魯秋玲.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商.2015,(39):43-45
[7]吳玥.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對策[J].財會經濟,2014,(3):132-134.